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皖”枝结桃李,“下乡”遇真情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作者:李超跃

(通讯员 李超跃 朱思珂 牟长青)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乡村教育发展情况,为乡村振兴注入工大力量,今年暑期,在黄冬冬、安金龙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学子于7月10日-14日走进周王镇周王学校以暑期少年宫兴趣培养的形式开展主题“圆梦支教助教育发展,教育调研匡乡村振兴”暑期支教与乡村教育调研活动。

“姐姐,我想要一张你写给我的明信片可以吗”“我将来长大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呀”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在周王学校中回荡。

周王学校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全校共有学生215人,分为小学部与初中部。其中初中部共有学生77人,任职教师45人,各年级均只开设一个班级。

乡村振兴支教先青年少年初相见

2021年9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于是在当地政府与当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以“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为核心,开设了包括党史之旅、阳光心理、应急自救等在内的11门特色课程,旨在将全面发展贯彻到支教活动中,为乡村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课程正式开展之初,团队首先组织了一场见面会,成员依次向孩子们介绍各自负责支教的相关事务及所授课程,介绍完毕后,同时认识孩子们,拉近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我们来这里是做实事的,要端正好心态,提前备好课,做好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牟长青强调到。同时,牟长青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担起责任,为其他团队成员做出表率。

科普课堂趣味多 ,唤起童心科学梦

科普课堂分为魔术物理、电脑启迪、绿色化学三个课程。由牟长青所教授的魔术物理开始,与当代兴起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孩子们从电视上看到的科学实验、物理现象带入课堂。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将学生引进科学的大门。

电脑启迪课程简单教授了学生们使用电脑的基础操作,例如:开机关机,键盘鼠标的使用,和电脑发展的小故事等。“镇上的学生们多数没有接触过电脑。”授课成员邱莉洁说到,“而且当今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为学生科普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很有必要”。

“对于我们而言,支教是人生初体验,如何用小朋友能够听懂的话来讲述知识,成为了开展支教的一大难点。”绿色化学授课人李超跃提到。在化学课堂中,团队成员李超跃以制作香皂为例,向学生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拉近孩子们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并将她制作好的香皂赠送给小朋友们。

经过这三门科学实验类课程的讲授,像是唤醒了同学心中对于科学的向往,同学们纷纷表示,想要成为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兴趣爱好才艺显,全面发展助提升

烂漫舞蹈授课人黄依婷购置了一批折扇,并以折扇为道具教授孩子们名为星星之火的红色舞蹈。结合着团队开设的特色党史课程,将红色精神传递给学生。低沉的钢琴前奏如同黎明曙光来临前的黑暗,渐渐增强的鼓点像是朝阳稳步上升,昭示着坚守的决心与最终的胜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仿佛被音乐带入了那个年代,感受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不仅学会了才艺,同时也受到了红色的熏陶。

手工课程通过风筝的制作以及用粘土塑形制作简单人偶、动物等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恣情创作则是培养了其想象与创作能力,达到了团队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阳光透过窗撒在纸上,水墨国画打下的基础在绘制风筝图案时就派上了用场。缤纷的色彩在同学们的手下绽放出绚丽的画卷,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团队成员表示内心感到由衷的开心与值得。

支教调研齐并进,共筑乡村振兴梦

对于周王镇的乡镇教育调研,团队采用走访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向周王学校学生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回馈显示:周王镇学生家长学历水平普遍为中小学,多务农或从事个体经济,从与周王学校校长的谈话中团队得知:由于经济原因,这里家庭中普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流失较大,造成留守儿童居多。

同时,在随值班老师李伟走访询问的结果来看,经济造成的压力,以及不放心孩子孤身在外,使得多数家长暂时没有将孩子送到市区读书的打算。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只要孩子愿意学,借钱也要供孩子去外面读书。这里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多是较为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绩主要靠孩子的学习能力及其自觉性。由于当地教师资源不足,可供选择的兴趣班很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没有送孩子参加过兴趣班或辅导班。在家长看来,当地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及质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当地政府对学校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大影响着本地学校而教学质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41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趣味课堂,快乐暑假
本网讯(通讯员朱心雨)时光如白马过隙,7月21日,“情系楚蜀,筑梦宜都”三下乡实践队在宜都的实践教学已过去了两周。两周里,各社区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各类课堂精彩纷呈。文化课上,语文老师讲述寓言、成语…
紧绷防范之弦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诈骗犯罪的活动越来越猖獗,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提高大众的防诈骗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我积极参与了一次防诈骗安全的宣传社会…
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数链农商调研团赴湖南国际物流通道项目调研座谈会
2022年7月14日,“数链农商”调研团队部分成员赴中非经贸创新示范园参加湖南国际物流通道项目调研座谈会。会议主持人为自贸长沙片区雨花管委会制度创新局副局长肖鸿志。(图1为湖南工商大学王松副院长与湖南物…
湖北学子三下乡:呵护心灵,静待花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缺乏父母关爱、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挑战。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
用知识播撒希望,实现教育梦想
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三下乡团队踏上了一段既挑战又充满希望的支教之旅。这支团队由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秉承着传递光明的教育理念,走进美丽的丹江口,为孩子们奉献爱心与知识。这次支教活动…
爱心助残,助力儿童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地调研第一天心得—郑鑫
经过前几天在校时紧张的前期筹备工作,我们的三下乡实地调研活动终于拉开了序幕。那是一个安静的早晨,天还未亮,实践团成员们就已踏上通往实践地的大巴。从大巴转为火车,又从火车转为面包车,从乡村到城市…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螺号实践队 开启了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上课铃声响起,阵阵掌声从黄石市新港园区实验小学的教室传出。原来是音乐社团的孩子们在进行才艺展示。看到小螺号实践队的老师们在钢琴前为展示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伴奏,下面的孩子们也都跃跃欲,纷纷举手道:…
湖北学子三下乡:安全教育记心间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邹涛)暑假来临,由于假期时间过长,加上天气炎热,是最容易引发青少年安全事故的时间段。暑假来临,每年的7月至8月是中暑、溺水、火灾等事故的高发期,为了加强青少年…
湖北学子三下乡:携手社区老人,促进心理健康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22日电(通讯员肖芬)为了解社区孤寡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前往顺民社区进行本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主要是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孤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