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源远流长,刀光剪影——威海剪纸的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洋

威海剪纸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威海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威海剪纸作品精美绝伦,刀法灵动纤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威海剪纸以刀光剪影见长,通过工匠们手中的剪刀,在纸上刻划出各种花纹和图案。每一刀每一剪都精确而独特,完美地诠释了剪纸艺术的精髓。在威海剪纸的刀法中,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的变化,使得剪纸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同时,威海剪纸还注重纹样的运用,将各种自然元素、动物形象等融入其中,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参加了威海剪纸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通过亲身参与,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威海剪纸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意识到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剪纸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洋 供图

剪裁巧思,纸上翩舞——威海剪纸的细节之美

威海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致的刀法和独特的造型,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而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有幸亲自学习了剪纸的技艺,并亲手制作了一些简单但精美的剪纸作品,深深感受到了剪纸的独特之处。威海剪纸注重细节和纹样的灵活运用。在制作剪纸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刀都需要精确到位。剪纸艺术家们通过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纸上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小小的纸片,也可以通过巧妙的剪裁和创意的设计,展现出无穷的美和想象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剪纸老师学习剪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洋 供图

传统之脉,责任之担——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威海剪纸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情感。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然而,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许多非遗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弘扬中来,让非遗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不仅亲身体验了威海剪纸的魅力,还了解到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能够为推广威海剪纸和其他非遗文化做出贡献。我将积极参与各种相关活动,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更多的人传播威海剪纸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共肩责任,续写辉煌——非遗文化的未来展望

威海剪纸社会实践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剪纸艺术的独特之处,并且激发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关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亲身体验了剪纸的过程,并与剪纸艺人交流了他们的技艺和心得。这让我更加珍视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我作为一名年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作为威海剪纸的爱好者,我决心积极参与推广威海剪纸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首先,我将通过展览和演示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威海剪纸的历史、技艺和价值。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对剪纸艺术产生兴趣,并了解其独特魅力。其次,我计划积极参与剪纸艺术的传习和培训活动,不仅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还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剪纸传承者。我相信只有通过实践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威海剪纸这一非遗项目。此外,我还计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威海剪纸与新时代相结合,推广剪纸艺术的创新应用。我希望能够将剪纸艺术融入到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使其更具现代审美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创新,我相信威海剪纸可以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我将倡导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我会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相关活动,向更多人普及非遗文化的知识,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总之,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深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我将努力不懈地投身于推广威海剪纸和其他非遗项目的事业中,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洋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4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一群人,一份热,一份光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2电(通讯员谢龙杉)7月13日晨八点三十分,“希望家园”正式开始上课。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第一节为红色主题舞,跟着老师的节拍,孩子们慢慢张开双臂,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手工课堂上,…
曲园学子三下乡:媒介助力非遗焕新,创新推动国潮涌起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7日电(通讯员张腾霄)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影像日益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新媒体时代焕…
一起云支教,一起云阅读--共享教育的美好时刻
一起云支教,一起云阅读——共享教育的美好时刻云支教和云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让教育资源和阅读体验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云支教使得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的教室中相遇,云…
安徽学子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共助国家富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主力。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摹画了新蓝图,开启了人才引领乡村振兴新征程,根据团中央“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部署,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
心系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与父母分隔的一类特殊群体,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他们学业上的问题,我在暑假空闲时间帮助他们辅导作业,扩展他们…
“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访潜山市烈士陵园
赴烈士陵园,感光辉岁月为引导广大学生党员传承优秀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2023年7月17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巡展宣讲团赴安徽…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庆调研团开展校庆调研材料整理工作
为庆贺河南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到来,营造文明、绿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命科学学院校庆调研团在暑期初一同搜集与整理学校宣传视频与画册资料,开启了校庆调研的第一步。7月8日上午,…
“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走进潜山市烈士陵园
缅怀先烈,牢记使命2023年7月16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牢记当代人的初心和使命。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酉阳,我们的美好生活”实践团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2023年7月11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酉阳,我们的美好生活”实践团之小思小政支教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池村村委会带领小朋友开展“祖国旗帜在我心”公益支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