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媒介助力非遗焕新,创新推动国潮涌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崔贵珍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7日电(通讯员 张腾霄)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影像日益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播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威海锡镶文化艺术馆,拜访锡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玉老师,寻访威海锡镶记忆,寻踪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的新方式。

匠心艺韵,薪火相传

走进锡镶文化艺术馆,錾子和小锤碰撞的清脆声把我带入浓浓的文化氛围中。

在参观中,锡镶文化馆百年前精简的锡镶藏品和如今的锡镶油画、金镶玉产生了强烈地对比,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锡镶不仅是镶在茶壶上的纹样,不禁深感敬佩手艺人的初心。

在与传承人李老师的交谈中我知晓了金镶玉等皆是李老师的创新之举。为了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李江玉带领她的徒弟们“在传承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剪纸、刺绣、面塑等其他民间非遗工艺的精华,将新的人文思想与艺术元素融入到锡镶技艺中;新创“锡镶微浮雕”技术,恢复了断传很久的“锡镶簪花”技法;她还将锡镶与千年大漆技艺结合,研发了“漆艺锡嵌”技术,其“漆艺内嵌”技法成为全国首例。李江玉还把锡镶产品从单一的紫砂陶瓷载体,扩展到名贵玉器、木器、麦饭石、木鱼石等八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开始了锡镶与时代接轨的创新之举,既能够作为物件融入现实生活,也可以成为艺术品,为生活增添一丝复古情趣。

我们在一件件锡镶藏品的变迁中,理解了李老师的话:“过去呀,只要手艺好,别人就自然找上门来了”,“以前呢,是满足需求,现在呢,是创造需求”。的确,文化传承是个大学问、大事业,但也是从小事、小人物做起,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接地气,要了解当下的目标人群,要用现代人、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在我们看来简单的创新,是传承人为了一门技艺倾注心血的守护,每一次蝶变,跨过的是时代的门槛。

图为实锡镶创新产品——锡镶油画和锡镶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非遗守望,创新在望

在与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对锡镶技艺的传承深感担忧。李江玉老师1993年从业锡镶非遗传承,是锡镶的第五代传承人,李老师工作室最红火的时候有70多位徒弟,而现下只有30余人。可见,非遗保护人才紧缺,专业和知识欠缺,人员配备较少,是当前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威海土生土长的锡镶技艺,本地人对于锡镶技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这其中老一辈人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年轻人。

然而,大多数非遗项目是门手艺活儿,我们要想传承下去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该如何凝聚起年轻力量呢?

通过了解李江玉老师为锡镶传付出努力,我们深刻感受到,想要拉近年轻一代与非物质文化的距离,除了创新产品样式设计、增强使用体验外,还要运用非遗的营销手段,通过丰富的内容玩转非遗文化,如微电影、纪录片、创意短视频、综艺、现场直播等,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现非遗的现代化形象,让千年非遗文化“活”起来,从而改变人们对于非遗的“刻板印象”,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如今,锡镶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诸多挑战,只有顺应时代突破传统的束缚,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让百年锡镶实现蝶变传承。

图为李江玉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解锡镶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亘古亘今,日新又新

在李江玉老师的抖音上,她时不时地分享着制作锡镶的过程和精美的锡镶成品;每逢寒暑假,也有诸多的学生来到她的工作室开展研学,她总是热情传教,让更多的青年人体验了锡镶制作。教授的是技艺,传承的却是工匠精神。

通过短视频与非遗进校园等途径,让从前“慢”流传的非遗,更“快”地让每一个人看见,让非遗文化不再遥不可及,同时也给了非遗传承人更好的传播平台和生活保障!

图为研学高中同学体验锡镶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湘 供图

据抖音发布的《2022非遗数据报告》,抖音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已达3726亿,抖音视频覆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99.74%。媒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相融,赋予了古老技艺新的生命力,也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媒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赋能,使其展示出更具现实情怀和时代质感的风采,使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浸润人们的心田,不断走进年轻人的心中。

图为实践队员与锡镶传承人李江玉老师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媒介的不断进步发展融合,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华文化力量,使得融媒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展现非遗之美的重要平台,而这些平台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坚实力量。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媒介技术不断更迭。传播赋能,让“非遗”焕新,让“国潮”涌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4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丰富精神生活,激发创造……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反诈宣传形式,2025年4月21日下午14:30,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碳循计划,绿洲复兴”:重庆移通学院开启环保新实践

“碳循计划,绿洲复兴”:重庆移通学院开启环保新实践响应“双碳”号召,共筑绿色校园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4月18日,重庆移通……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护航 共筑校园“防诈墙”||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

青春护航共筑校园“防诈墙”||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反诈卫士”挑战活动圆满结束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年轻群体由于社会……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志愿】“温暖相伴,智护银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幸福来敲门”

【通·志愿】“温暖相伴,智护银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幸福来敲门”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爱老助老活动圆满举办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幸福来敲门……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志愿】“校园践行禁毒防艾,职场开启无忧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通·志愿】“校园践行禁毒防艾,职场开启无忧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红丝带”志愿者活动圆满举办三月春风里,杨柳吐绿:移通校园内,朝气蓬勃。为了提高校内学生的毒品与艾滋病……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追“锋”植树,播撒绿意——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3·12植树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追“锋”植树,播撒绿意——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3·12植树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结束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绿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指示,进一步弘扬“植树造林,绿化校园”的生态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 重庆移通学院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请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绿色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3日电(通讯员李秋平)7月13日,为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于董必武红军小学开展了“环保一堂课”,向同学们展示环境保护的艰难现状,有益于加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第七站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柳州“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14日在汽车学院团委书记许超然老师和汽车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强老师的…
爱护环境,就像爱护我们的家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3日电(通讯员李秋平)7月13日,追光者志愿服务团已来到董必武红军小学第三天了,今天开展了第一堂环保课,旨在向同学们展示当下的环境现状,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益于加深同学们的环保…
一群人,一份热,一份光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2电(通讯员谢龙杉)7月13日晨八点三十分,“希望家园”正式开始上课。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第一节为红色主题舞,跟着老师的节拍,孩子们慢慢张开双臂,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手工课堂上,…
一起云支教,一起云阅读--共享教育的美好时刻
一起云支教,一起云阅读——共享教育的美好时刻云支教和云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让教育资源和阅读体验不再受到地域限制。云支教使得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的教室中相遇,云…
安徽学子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共助国家富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主力。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摹画了新蓝图,开启了人才引领乡村振兴新征程,根据团中央“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部署,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源远流长,刀光剪影——威海剪纸的魅力
威海剪纸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威海剪纸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威海剪纸作品精美绝伦,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
心系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与父母分隔的一类特殊群体,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他们学业上的问题,我在暑假空闲时间帮助他们辅导作业,扩展他们…
“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访潜山市烈士陵园
赴烈士陵园,感光辉岁月为引导广大学生党员传承优秀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2023年7月17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巡展宣讲团赴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