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17日电(通讯员 张腾霄)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影像日益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播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威海锡镶文化艺术馆,拜访锡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玉老师,寻访威海锡镶记忆,寻踪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的新方式。
匠心艺韵,薪火相传
走进锡镶文化艺术馆,錾子和小锤碰撞的清脆声把我带入浓浓的文化氛围中。
在参观中,锡镶文化馆百年前精简的锡镶藏品和如今的锡镶油画、金镶玉产生了强烈地对比,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锡镶不仅是镶在茶壶上的纹样,不禁深感敬佩手艺人的初心。
在与传承人李老师的交谈中我知晓了金镶玉等皆是李老师的创新之举。为了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李江玉带领她的徒弟们“在传承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剪纸、刺绣、面塑等其他民间非遗工艺的精华,将新的人文思想与艺术元素融入到锡镶技艺中;新创“锡镶微浮雕”技术,恢复了断传很久的“锡镶簪花”技法;她还将锡镶与千年大漆技艺结合,研发了“漆艺锡嵌”技术,其“漆艺内嵌”技法成为全国首例。李江玉还把锡镶产品从单一的紫砂陶瓷载体,扩展到名贵玉器、木器、麦饭石、木鱼石等八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开始了锡镶与时代接轨的创新之举,既能够作为物件融入现实生活,也可以成为艺术品,为生活增添一丝复古情趣。
我们在一件件锡镶藏品的变迁中,理解了李老师的话:“过去呀,只要手艺好,别人就自然找上门来了”,“以前呢,是满足需求,现在呢,是创造需求”。的确,文化传承是个大学问、大事业,但也是从小事、小人物做起,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接地气,要了解当下的目标人群,要用现代人、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在我们看来简单的创新,是传承人为了一门技艺倾注心血的守护,每一次蝶变,跨过的是时代的门槛。
图为实锡镶创新产品——锡镶油画和锡镶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非遗守望,创新在望
在与李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对锡镶技艺的传承深感担忧。李江玉老师1993年从业锡镶非遗传承,是锡镶的第五代传承人,李老师工作室最红火的时候有70多位徒弟,而现下只有30余人。可见,非遗保护人才紧缺,专业和知识欠缺,人员配备较少,是当前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威海土生土长的锡镶技艺,本地人对于锡镶技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这其中老一辈人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年轻人。
然而,大多数非遗项目是门手艺活儿,我们要想传承下去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该如何凝聚起年轻力量呢?
通过了解李江玉老师为锡镶传付出努力,我们深刻感受到,想要拉近年轻一代与非物质文化的距离,除了创新产品样式设计、增强使用体验外,还要运用非遗的营销手段,通过丰富的内容玩转非遗文化,如微电影、纪录片、创意短视频、综艺、现场直播等,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现非遗的现代化形象,让千年非遗文化“活”起来,从而改变人们对于非遗的“刻板印象”,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如今,锡镶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诸多挑战,只有顺应时代突破传统的束缚,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让百年锡镶实现蝶变传承。
图为李江玉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解锡镶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亘古亘今,日新又新
在李江玉老师的抖音上,她时不时地分享着制作锡镶的过程和精美的锡镶成品;每逢寒暑假,也有诸多的学生来到她的工作室开展研学,她总是热情传教,让更多的青年人体验了锡镶制作。教授的是技艺,传承的却是工匠精神。
通过短视频与非遗进校园等途径,让从前“慢”流传的非遗,更“快”地让每一个人看见,让非遗文化不再遥不可及,同时也给了非遗传承人更好的传播平台和生活保障!
图为研学高中同学体验锡镶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湘 供图
据抖音发布的《2022非遗数据报告》,抖音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已达3726亿,抖音视频覆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99.74%。媒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相融,赋予了古老技艺新的生命力,也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媒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赋能,使其展示出更具现实情怀和时代质感的风采,使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浸润人们的心田,不断走进年轻人的心中。
图为实践队员与锡镶传承人李江玉老师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腾霄 供图
媒介的不断进步发展融合,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华文化力量,使得融媒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展现非遗之美的重要平台,而这些平台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坚实力量。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媒介技术不断更迭。传播赋能,让“非遗”焕新,让“国潮”涌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4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