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锦东)“每一次采访,都是通往另一颗心的路”。2023年7月20日,实践团队走进农场,倾听老一辈农垦人的故事,聆听老一辈农垦人的想法,从他们的眼中看智慧农业带来的影响,也让团队成员了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智慧农业为基层种植户带来的好处。
上午八点,团队一行人前往老辈农垦人杨爷爷的家中,据了解,杨爷爷在黑龙江八一农大读书,于1971年进入赵光农场工作。他见证的不仅是赵光农场这一路的发展,更是祖国的复兴与强大。

(图为访谈老辈农垦人。通讯员杨金羽供图)
据杨爷爷回忆,那时候参与北大荒建设的人们都一身干劲,大家都自发地参与劳动。面对一片茫茫荒原,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餐风饮露、顶风冒雪,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荒原从此不再沉睡。
当问到杨爷爷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帮助到农星事业时,杨爷爷笑了,他说,“我们当年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都不一样了,现在的生活富足了,啥都先进,当年生活条件艰苦,希望大学生们能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农业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国家也将农业放在了头等地位。“一部北大荒发展史,就是一部壮丽史诗”。在完成对杨爷爷的采访过后,这句话的意义之所在也深深的刻在了团队成员每一个人的心中。

(图为在老辈农垦人家中合照通讯员杨金羽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1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