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锦东)数字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技术,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为了解在北安模式下赵光农场的发展以及探寻智慧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1日前往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与赵光农场科技园区和示范田基地,深入农场内部,躬身田地之中,探寻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内涵。
上午八点,团队一行人前往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进入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后。团队了解到赵光农场的历史信息,它是共和国第一个机械农场,始建于1947年。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与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参观目前赵光农场所使用的农机设施、环境监测仪、无人驾驶系统等仪器设备。为了有效了解到农田里的环境因素,以便调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内的展台上,展现了深松监控、耙深检测、叶片氮监测等检测设备。同时,工作人员还为团队成员介绍大垄模型,让大家更能熟悉赵光农场土壤状况。接着,团队成员了解到当代遥感科技被称为“上帝视角”,无人遥感技术可以对农作物长势、作物分布、监测病害与灾害以及预测农产品产量。
(图为参观自动灌注设备。通讯员杨金羽供图)随后,仓库中的红色无人农机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注意,据工作人员的介绍,这辆无人农机能够实现“智慧”耕耘,它能够挂载其他设备,进行播种收割等各项农业工作。
接着,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何为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控制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工作人员强调道,标准化种植、无人化管理、智能化决策这三方面是智慧农业的运行流程。
当团队一行人进入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赵光农场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由资源资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这三部分构成,该数据平台的作用是进行数据累积,等到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赵光农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研发出一套种植模型,以此实现农业种植的精准化。随后,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作、实时监测,操作田间的无人机系统,实时观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农场大数据平台。通讯员杨金羽供图)最后,团队成员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交流,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赵光农场智慧农业的三个首要任务是智慧农机、作物生息识别以及田间的环境自然数据采集,并且赵光农场也是依据这三个任务作为主要建设目标。据了解,赵光农场目前在田间布设了32套物联网设备,用于精准采集田间的自然数据;夜铃诊断设备用于实时采集作物的生育期以及作物的生长性状;无人遥感无人机系统用于掌握田间虫情草情倒伏情况。通过这一系列的设备系统初步实现空天地的全面监控一体化,使得赵光农场完成标准化种植,实现从过去的靠环境、人力的传统种植模式转化为现在的精准种植。
(图为下地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讯员李嘉嘉供图)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进入示范田基地,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玉米雕塑,该雕塑寓意着赵光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科技园区建设步步高。目前示范田内种植的农作物是大豆和玉米,也是响应国家稳粮扩豆的号召。同时,团队成员注意到,这片示范田同时也是试验田,不同变量的施肥量对应着长势不同的农作物,田地两旁的环境监测仪也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科技赋能,五谷丰登”的含义所在。当团队成员望向这无边无际的绿色田野,仔细观看着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抓起一把脚下的黑土壤,用心感受着脚下这片沃土给人们带来的满足与幸福感,更理解了踏实走好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之路的必要性。
藏粮于地,藏粮于计,赵光农场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农业要素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产业生态化、管理高效化、功能多样化,智慧农业不只是生产管理技术的局部革新,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优化。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将数字技术广泛融入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定能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北大荒”转变成“北大仓”的艰辛历史,更了解到建设农业强国、推动数字化农业的必要举措。在北安这片土地上,不仅拥有黑土文化的历史底蕴,更立足于国家对建设农业的政策扶持,才让曾经的“北大荒”转变成如今的“北大仓”。故农垦事业的兴起,要顺应时代要求,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样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国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