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员们通过访谈、实地调研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实现“五个振兴”,工作方式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帮扶举措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市场有机结合。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数量10年间翻了两番,占企业总量比例超九成。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初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之一。
6月26日实践队员前往那山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参观采访,那山海公司相关人员谈到,他们有自己产业的自营店铺,甜点店“黄兔牙”就是从代工厂加工之后运输过来销售的,其中原材料是与农村地区合作,工作人员解释到,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家往往拥有更加敏锐的嗅觉,对于市场的把控和判断有独到之处,更加善于了解客户需求和搭建完善的产业链,调动整合多方资源,结合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组织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其次,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更加偏向高效扁平的管理架构,使用更有效的管理工具、管理手段,与小体量的乡村产业有很好的适配性。
工作人员在和实践队员的交谈中还提到:“民营企业家作为“先富”者,通过回报社会、带动“后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让自身赢得各方尊重,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很多出身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家对乡村有较深情感,对于参与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养老教育水平等方面很有情怀,也能平衡参与乡村振兴和遵循乡村地区客观市场规律的关系,发挥自身企业优势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家乡走出一条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