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延安,传星火——临沂大学青春宣讲团践悟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临沂大学 作者:程晓雨

寻访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11日-20日,临沂大学青春宣讲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教育团从革命老区临沂启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10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实践团探访革命旧址,追溯红色记忆,体悟延安精神;精心打磨并录制延安精神宣讲微视频,讲好延安红色故事;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延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为传承延安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 体悟延安精神

7月13日-19日,实践团先后前往抗大纪念馆、凤凰山革命旧址、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文艺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与杨家岭革命旧址。在抗大纪念馆,透过历经战火的历史文物,珍贵、鲜活的史料图片,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到抗大极端艰苦的办学条件、抗大学员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革命斗志。在梁家河,参观梁家河村村史馆和知青旧居,深刻体会到知青岁月的艰苦卓绝。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在鲁艺旧址门前合唱《黄河大合唱》,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磅礴、革命年代文艺工作者高涨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实践团成员进行入团宣誓,铭记初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实践团通过专题授课的学习明白了一位优秀的宣讲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宣讲团成员表示,要扎扎实实备课,认认真真打磨宣讲稿件,一定要高质量完成延安精神宣讲微视频的录制。

调研延安精神育人 助力红色资源挖掘

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年思想引领。7月18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前往延安大学开展关于延安精神和红色文化育人的调研交流。延安大学团委社团部部长赵世翔介绍了延安大学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理念、延安大学共青团延安精神育人体系和特色品牌项目。实践团指导教师公衍梅介绍了临沂大学沂蒙精神育人的“三五七”工程、临沂大学共青团沂蒙精神育人工作理念和品牌活动。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参观了延安大学校史馆和延安大学共青团工作阵地建设,详细地了解了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以改革创新增强动力”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成效。

开展延安精神育人调研,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全面、深入调研延安市在延安精神育人的做法与成效,实践团深入社区、广场面向延安市民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交流,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出发,调研了解当地居民对于延安精神的认识与认同程度,以及居民个人对延安精神传承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此外,实践团成员面向延安大学学生和外省来延参加延安精神研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研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延安红色育人、研学实践活动的态度看法与满意度,以及对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传承的建议与对策。

志愿服务社区 传播沂蒙精神

“姐姐,你明天还来吗?我还想听你讲故事。”课堂辅导结束后,小学生们纷纷跑到实践团成员面前依依不舍。 7月17日上午,实践教育团来到王家坪社区为社区的小学生辅导暑假作业,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度,来自临沂大学传媒学院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团成员崔雨曦为学生们讲解“如何说好普通话,让声音变好听”的普通话发音分析及训练,她从“提打挺松”四个方面和小学生们一起练习提颧肌、打牙关、挺软颚、松下巴,并指导小学生用学到的发音方法朗诵古诗《登鹳雀楼》,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在完成暑假作业辅导后,实践团成员乔程娈向学生们介绍沂蒙精神,讲述沂蒙红色故事,当学生们听到“沂蒙母亲”王换于舍弃自家的孩子无私照顾烈士后代和“沂蒙六姐妹”送军粮、做军鞋,用肩膀搭起火线桥的感人故事,无不眼含泪光,感动不已。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会议室,延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高校交流座谈会。乔程娈在分享家乡红色故事环节中介绍了沂蒙精神,宣讲前的一首《沂蒙山小调》吸引了在场大学生的关注与兴趣;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让他们动容;“19万斤粮食”“500多双军鞋”……沂蒙六姐妹支援前线的一组组数字让他们大为震撼。实践团成员游嘉怡分享“沂蒙新时代红嫂”朱呈镕拥军爱民的感人事迹。

交流会结束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律舟实践团成员王俊峰深有感触:在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口,就有120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这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沂蒙老区人民舍已为国、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在圣地延安,听到来自山东临沂的红色故事,再次让我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不忘肩上的责任,接过接力棒,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临沂大学是诞生于沂蒙这片红色热土的大学,临沂大学青春宣讲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运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讲好红色故事,做好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此次延安研学实践活动,让来自宣讲团的实践团成员们获益匪浅,不但了解到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史、胜利史、辉煌史,深刻体悟伟大的延安精神,更坚定了宣讲团成员讲好红色故事的信念和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听着一位位讲解员生动的讲解,是一场场精神的洗礼,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青春宣讲团成员,传播红色信仰火种,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是最光荣的使命和最自豪的选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3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师访万家
中国青年网7月22日咸宁电(通讯员张强)为了增加志愿者对孩子们的了解,解决部分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7月22日,“缘梦”志愿服务队来到青山镇水库村进行家访。“缘梦”队员对三位小朋友进行了家访,队员向家长…
山东学子三下乡:关爱老人,红润夕阳
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3日电(通讯员贾冬晴)在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情景,如何动员社会力量为这些独居空巢的老人给予多方面的关爱,使之度过幸福的晚年,成为我们前…
糖画甜蜜传承:访非遗文化传承人樊均富
大学生网报成都7月4号电(通讯员杨奥博)。7月4号,四川成都,启为创新团队前往糖画传承人工作室进行“糖画”的采访调研。在中国的非遗文化宝库中,糖画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资助政策满意度调查
为了解贫困生资助现状认知情况和贫困生资助服务满意度,促进改进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资助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于7月15日至7月21日,通过街头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的方式,了…
赴福星小学 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在这次赴汉川福星小学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回顾这半个月的经历,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农村的独特魅力,还领悟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作为大学生,我们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
流萤微光,寻觅夏日点点
宇宙是个玻璃瓶,里面装满了萤火虫,我提着星星去找你,我的宇宙藏有无数个温柔星球。7月3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在各志愿者的家乡地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
曲园学子了解贫困生资助,助力乡村振兴
贫困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政府民生与社会公益工程,而且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受资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对自身生活的改…
湖南工程学院“三下乡”:理论宣讲下基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为号召广大学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2023年7月23日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理…
以青春姿态,齐力推进“魅力水城”新发展——重庆大学“青愿盈梦”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走进乡村,播撒希望之种;以笔绘梦,用心为爱上色。自7月5日从重庆出发,重庆大学“青愿盈梦”实践团已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调研了22个地点及其文化,为南苑小学1-5年级12个班级500余名…
小荷学堂开学第一天
小荷学堂开学第一天今天迎着朝阳,小荷学堂正式开课,首先迎来的是镇政府领导对我们的看望,并发表了一系列对我们后续教课的建议。副书记特别强调了学生在校内,以及校外的安全问题,提醒我们做好孩子们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