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三尺讲台,便就开始了我的表演:作为一名书法老师,去教导我的学生们。或指导他们领略书法笔墨遒劲刚强之美;或带领他们了解中国汉字基本笔画;或与他们一起,在汪洋恣意的书写中感受书法的乐趣。我擅长如此,且乐此不疲,而我更加明白,这其中,教学之理,代代相传。
代代相传的是学生尊师重道之理。一进教室,便有一层阶梯将老师和学生的活动区域距离开来。学生坐在凳子上,看着高高的老师,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唯老师马首是瞻,这样的权利,又何尝不是古人遗风?自从古代起,尊师重道就是一种常态:弟子拜师,常由家里人准备束脩作为拜师礼物;古代三尊,除了百姓的衣食父母皇帝、生身父母之外,第三尊便是老师;对于孔丘这样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我们不能直呼其名,而要以“孔子”为尊称。沿袭到现代,仍然如此。
代代相传的是学生渴望知识之理。每每我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写字视频时,我清楚的看见,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渴望知识的光芒。他们如雨后春笋,不绝的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古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故事,现代有福星小学学生们上课认真听讲、孜孜不倦。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学生,我深以为荣。
图为大课间学生们正在观看《明天,你好》视频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辰煜 供图
还有浩如烟海的书本知识代代相传。虽然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然而实际上,我们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课本排除教育改革之外,鲜少会有变化。这一方面,保证了知识的稳定传承;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社会共识的稳定。知识是人类文明的丰碑,知识的稳定传播不容侵犯。
纵然是如此,有代代相传的,也便就有不能代代相传的东西。比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就不能代代相传,福星小学领导吴校长便百般强调过。学生幼小,如初生之阳、如百花之初绽放、如绿叶之新芽,怎堪体罚之严酷?而我,也会恪守本心,当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
图为大课间健康湖北行——赴汉川福星小学实践队队员正与学生们玩闹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高美林 供图
教学之理,代代相传,可教学之路,不止于如此。教学之路也是攀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次,我去一(1)班代老师照看学生,也在哪里,真切近距离观察到了福星小学老师的英姿飒飒。那位约莫40岁的福星小学女老师,一进门,就用周身的气势感染了我。“我们来学校,是来学习知识,学习文明的。”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般,仿佛在一瞬间接触到了教育,感受到了学校存在的意义。自古我国便是礼仪之邦,却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崇尚文明,古已有之。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像是传播文明的人,带领学生领略文明的人。刹那间,我明白了基层工作者身上的重担,自此备课不敢懈怠,教学不敢慢怠。
我几番思索,教学之路不仅是攀登之路,更是修身之路。在一次次的教学中,书法再度感染了我的心,渗透进我的血液中,我仿佛再一次领略了书法的真谛。教学如此,不但修己身,更塑造了学生的灵魂。从第一次进教室时看到的学生们懵懂的眼神,一直到现在,他们的眼神渐渐坚定,我就明白,教学之理,代代相传;教学之路,我与学生同行。(通讯员 郑辰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