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生态扶贫:红色故土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队 作者:李鸿静

2017年6月28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赴瑞金精准扶贫实践调研团队在当地扶贫组工作人员带领下正式入驻瑞金市黄沙村华屋。

几米开外,绿色背景,刻有白色“红军村·华屋”字样的碑石远远的映入仍坐在瑞金市区开往黄沙村华屋组的客车上的14名队员的眼帘。当队员们拖着笨重的行李走下大巴车时,周围的一切都给了他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是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乡村。石桥、流水、环山相映,被荷花、荷叶、莲蓬紧密铺满的水塘、大片的果蔬种植大棚、高山油茶与一栋栋格调一致、排列错落有致的客家楼房相配,乡村与自然融合,可谓山好、水好、景美。

20世纪90年代“生态扶贫”一说被提出,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如今的生态发展理念早已生根。工作人员告诉队员,2012年瑞金从实际出发,结合“红色旅游”特色,黄沙村以华屋为核心,深入发掘华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成立旅游公司,与村民合作,大力发展农家旅馆,村民收入大大提高,这使华屋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据了解,过去的华屋采用粗放型发展模式,村民多上山砍柴,长年樵采使山上树木大面积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发生。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仅效益十分低下,还终会反噬自身,让当地村民遭受多重灾难。泥泞的山路,破旧的土坯房屋,这是14年扶贫之前的华屋旧颜,加之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文化水平低,战争创伤等一系列因素,华屋人民一直非常贫穷,2012年前华屋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整个村庄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和太阳能,甚至没有一户家庭有卫生间。长年的极度贫穷让村民对脱贫逐渐失去信心,外出务工谋生的不愿再回来,没有技能被迫留下的则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今的华屋,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绿水环绕、环境优美。如此焕发光彩,一派生机,华屋的改头换面与其创新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黄沙村响应号召,由扶贫干部牵头与扶贫对象共同制定《叶坪乡黄沙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华屋实行生态扶贫战略,大力实施土坯房改造,统一建造、装修新房,最后拆迁分配,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村民用水、用电问题,极大改善了村民的住房及生活条件。“文旅农”结合,放弃过去粗放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带领村民成立养蜂合作社,在田里种植果蔬、在高山上种植油茶、脐橙,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增加村民收入。结合“红军村”的历史积淀,在村里兴建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村史馆、农民戏台等基础设施,依托17棵信念树,在后山建造“信念亭”,以“信念的力量”、“永恒的信念”为主题的村史馆,创建党性教育基地,开办农家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集红色旅游、历史体验、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使得这里成为各地游客体验红色文化、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召开党团会议的最佳选择。

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联系,通过改善环境,平衡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贫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现代农业、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等科技知识,大力发展生态化产业,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红色文化背景与绿色环境相结合,让贫困村民生态脱贫,走上致富道路。华屋的华丽转变让外出务工的人重拾信心,自愿回乡发展。“感党恩沐春风华屋处处添锦绣,承国运建新楼农家人人话振兴”,类似的对联门墙上随处可见,生动的展现出村民满满的幸福感和对于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肯定。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强调,“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华屋人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突破僵化思维,创新发展,实行生态扶贫,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昔日的红色故土上,正在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绿色出行,健康你我
社会逐渐地发展,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人们出行也都选择了开车或者坐车。但是汽车尾气却也在伴随着我们,现在雾霾天气严重,气候渐渐变暖,各种环境危机接踪而至。为了保护,还是倡导绿色出行,尽量不要做汽车,可 …
寻找南街村的成功原因
引入第三方评估,打赢脱贫攻坚战
保护湿地,留住绿色
湿地是“地球之肾”,他有着绿色的外衣,有着博大的胸怀,湿地是水的源泉更是生命的源泉,湿地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为美丽的地球留住一片蓝天,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守护着一片净土,湿地用他那宽广的心胸,无私地 …
绿城卫士在奔跑!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有点当思无电之痛。实践活动第一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绿城卫士实践队到郑州市各社区调查居民的用水用电情况,并向社区居民宣传节水节电小窍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可持续发展观,节 …
勤俭为美,浪费可耻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安徽师大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队践行“两学一做”举办七一建党节纪念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96周年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瑞金精准扶贫调研团队的14名学子,在七一建党节之际前往叶坪村“一苏大”会址,深入了解中央苏区的历史,感受革命情怀,追寻红色足迹。…
临颍大郭访贫行,“花儿”激情似山高!
瑞金黄沙村的电商扶贫:小产品打开大市场
目前瑞金市对于电商产业的发展扶持政策主要有对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络、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人才、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等的建设。对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电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政策和政府的扶持在其发展中功不可没。…
七年支教情,大山传小爱
2017年7月3日,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八名“大山小爱”大学生党员暑期义务支教服务队赴河南省辉县市南村镇刘家池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这是文法学院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七个年头。在这美丽的太行山深处,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