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炎炎夏日相遇见,丝丝情意沁人心

来源: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作者:14季快乐营湖岭分

小刺猬总是把自己抱成一团,露出强势而又尖锐的刺,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天然的不信任。湖岭快乐营中就有一位“小刺猬”,名叫缪鲁培,让志愿者们很是“头疼”。胖嘟嘟圆滚滚的脸上架着一幅黑框眼镜,不大的小眼睛还总是眯着,仿佛在思考什么深奥问题,又好像憋了一肚子坏水。

鲁,孔圣人之故乡,人杰地灵,大家频出之地。于此不难看出小缪父母的深深期望,渴望将小缪培养成一位懂礼守节、知识渊博的谦谦君子。但比起儒雅随和的孔夫子,小缪却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调皮孩子。

初遇——肆无忌惮惹人忧

初到快乐营时,小缪总是吵闹的、调皮的、霸道的,出门时总是呼朋唤友,被簇拥着,连课间小小的桌子旁也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俨然一快乐营小霸王。

开学第一天,小缪便和同学发生口角冲突。当志愿者急忙赶到现场时,小缪并没有平静下来,他身体微微前倾,身体紧绷,眉头紧锁,目露凶光,见到志愿者仍不收敛,恶狠狠地对同学挥舞着拳头,威胁道,“你再说一遍!”他眼神中闪烁着的愤怒火焰,让志愿者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小刺猬的怒火不仅会刺伤别人也将伤害自己,他柔软的内心被他用尖刺严丝合缝地保护起来,但封闭内心带来的孤独只会让他自己更痛苦。如何让这个小刺猬翻身露出软软的肚皮,成了困扰志愿者的难题。

转变——争做班委帮分忧

调皮霸道的小缪有着自己倔强而纠结的脾气,他在意他人的评论和目光,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然而,只要有人给予他一点点小小的鼓励,他就会乖乖地翻出自己圆滚滚的肚皮,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班委竞选现场热闹非凡,侨宝们热情高涨,互相交流谈论着。而志愿者注意到在一片热闹中,平时最闹腾的小缪却异常安静,只是默默地望着一遍又一遍小声背诵竞选稿的同桌。

注意到小缪眼里的渴望与胆怯,志愿者主动上前鼓励,“不来试试吗?缪鲁培,你很有领导能力啊。”这个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听到这话却悄悄脸红了,撇过头去不看志愿者,最后闷闷地说,“我想想吧。”

充分准备后,侨宝们纷纷上台发表竞选演讲。志愿者注意到,台下的小缪一直渴望地盯着台上演讲的同学们,但当志愿者对他露出鼓励的笑容时,他又立刻把目光转开了。“还有谁吗?”志愿者笑着问台下的侨宝们。教室内安静一瞬,志愿者期待地望了望小缪,这一次小缪终于回应了他的目光。“我。”小缪小声地回答。他缓缓起身,慢吞吞地走上讲台。没有什么花里胡哨、长篇大论的竞选宣言,他只是低下头闷闷地说,“选我,我会为班级服务的。”台下的侨宝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在大家的一致支持下,小缪当选了纪律委员。

但小缪仍是一个闲不下去的小男孩,下课如同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上课插嘴搭话、随意与同学攀谈更是常态。但在快乐营志愿者一天天的悉心陪伴和一次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下,小缪逐渐敞开心扉,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为纪律委员的责任与担当。在与老师的一次促膝长谈后,他如一位真正守护者,默默地维护着班级的秩序。从前喜欢上课插嘴搭话的他也学会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在课间也会主动管理班级卫生情况,清扫地上的纸屑,擦除黑板。

家访——孤独与爱交织

小缪的家并不好走,志愿者们沿着一条又一条小径蜿蜒前行,穿过了数条狭窄的小巷,才终于抵达目的地。

天花板上悬挂着的嘎吱嘎吱作响的风扇,堆积在一旁的角落的空瓶、纸箱、木板,砖瓦制潮湿的墙壁,映入志愿者眼帘的一切景象都宣告着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一听到志愿者的声音,佝偻着拄着拐杖的奶奶急急从后边的厨房赶来迎接,招呼着小缪端上一盘清凉解暑的西瓜。

通过家访了解到,小缪的母亲与哥哥在外省务工,父亲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意大利,这些年来的孤独和爱的缺失造就了他的这种“抵触管教”的心理,他渴望通过“调皮捣蛋”来博得他人的眼球,获得他人的关心。但从奶奶口中我们得知,不同于学校里的小霸王,家里的小缪是奶奶的贴心小棉袄,洗碗、扫地都由小缪一手包办。

奶奶说:“有次我生病了,他晚上九点多向隔壁借三轮车,把我送到医院。”志愿者纷纷夸赞,在一旁听到这话的小缪却不以为然,没有了在学校里的臭屁模样,好像觉得这只是件理所当然的小事。乌鸦反哺的瞬间,是往复的爱;羊羔跪奶的瞬间是感恩的爱,六年级的小缪在父母不曾看到的角落长成了小大人,为奶奶撑起一片天空。

感动——蜕变后的成长

尽管有时仍会让志愿者们感到头疼,但他的可爱和独特之处也让人忍俊不禁。小缪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时不时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逗得人捧腹大笑,对事情也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常常给志愿者带来惊喜。

“老师,我知道!这是提子提子!”

“咦——老师你说错了,大熊猫已经不濒危了!”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这地绝对是乌鲁木齐!”

思维跳跃、知识面广、涉猎颇多,这点小缪倒是隐隐有几分仲尼遗风。

一次书法课结束后,满地凌乱的宣纸、四处溅射的墨汁都让志愿者愁眉摇头,任劳任怨地收拾这满屋狼藉,突然一双肉嘟嘟的手递上了一摞清洗干净的砚台,还一边招呼身旁的好友,“快快快,快帮老师收拾!”。有了小缪的帮助,凌乱的教室很快就变得整洁干净了。在与朋友的打闹中,志愿者老师的关心下,小缪的尖刺正慢慢软化,慢慢往前挪动,以一种恰当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的志愿者、快乐营的爱意。

躲在茂密的丛林中,小刺猬静静蜷缩成球,尖锐的利刺保护着他,无人看到他的失落与无助,也无人能触碰他毛茸茸柔软得像棉的肚皮。但爱是明月在海上洒下的悠悠银光;爱是飞鸿掠过海岸的点点涟漪,志愿者老师给予的关爱让小刺猬一点一点露出自己的肚皮,展示自己柔软的一面。我们无法奢望你一直快乐,但希望你永远内心丰盈,尖刺对陌生世界,而柔软对心中所爱。愿你的未来纯净而明朗,就像你此刻的可爱目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晚风和落日
热热热。三十几度的高温,坐着什么都不动也会出汗,每次吃完饭,衣服全湿了。几天下来已经黑了一大圈。阳光的霸道,已经热到无处可躲。身上起痱子,加上虫多,皮肤有些过敏,一整天都是难受的。外出调研的工…
童心筑梦想,支 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8日电(通讯员刘香月)为拓展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8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沙塔坪乡六…
童心筑梦 想,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10日电(通讯员肖镱莲)为拓宽乡村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3日到达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六耳…
长歌有和,独行有灯
清晨的朝阳消退一夜的沉闷,路旁的两排槐树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葱绿的树冠像是两团停靠在黑色枝干上的绿色云朵,投下一片片深浅不一的阴影,为炎热的夏日送来一丝清凉。随着志愿者一声令下,游园会开始了。侨…
童心筑 梦想,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10日电(通讯员白昕宇)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开阔乡村儿童眼界,让其身心健康发展,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10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
“湘”遇白龙小院,探究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
为了了解白龙村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且探究其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4日晚,走访了前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次伟老先生…
童 心筑梦想,支教向未来
中国青年网张家界7月12日电(通讯员马万林)为拓宽乡村乡村儿童视野,了解真实乡村情况,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支教向未来”团队于7月3日到达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六耳…
宣讲二十大精神,携手奋进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
湖北工业大学志愿者三下乡:举行升旗仪式,铭记红色历史
本通讯(通讯员陶飞亚)朝阳喷薄欲出,随着一声令下,少年整装待发,昂首阔步而行。为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红安县陶家田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7月17日上午8时,湖北工业大学“希望家园…
教科院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爱心支教团队寻访“中国好人”叶连平
为学习二十大精神,汲取先进模范力量。7月20日下午,在指导老师付银行的带领下,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马鞍山和县爱心支教团队前往和县乌江镇卜陈寻访“中国好人”叶连平。访谈中,叶老声情并茂地讲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