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7月20日消息(通讯员 官玉 李晨菲 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青年学生对吕梁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责任意识,让广大学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星火逐梦调研团队于7月15日对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伞头秧歌进行了深入调研。
据悉,山西“临县伞头秧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以手执花伞者为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为主。主要在吕梁临县及其周边地区,规模气势宏大,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当地百姓喜欢。它的即兴编词演唱特点、灵活多变的格律结构、通俗明快的语言艺术、和谐独特的地方音韵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漫长的表演过程中,利用当地民间音乐、舞蹈、民歌、戏曲、杂技等形式,融合成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性民间歌舞。
田野新青年之星火逐梦调研团队成员在观看伞头秧歌的过程中,发现伞头秧歌的表演有斗舞、唱民歌等形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摄像机等对伞头秧歌进行拍摄。团队后续通过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将宣传片发往各类短视频平台,提升伞头秧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并喜欢伞头秧歌。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们的保护意识,团队后续也准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如:农村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专题讲座、宣讲会等。培养大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最后,记者采访到伞头秧歌非遗文化传承人刘艳峰、王牛牛,他们说道:“我们从小就热爱伞头秧歌,每一次的伞头秧歌表演,都像是一次重温历史的盛宴。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凭借着其独特的魅力,一直传承至今。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伞头秧歌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许多人都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缺乏了解,甚至忽视了它的价值。然而,我们不能让这样一份传世的艺术就此消失。所以传承伞头秧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媒体、社交平台等新媒体手段,让更多的人知道伞头秧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伞头秧歌的技艺,让他们成为传承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伞头秧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勇敢的故事,传世的艺术,让我们一起为伞头秧歌的传承而努力。(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4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