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通讯员 赵欣耀)为体悟红色文化、汲取革命力量,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7月19日,河南科技大学“红星闪耀 青春筑梦”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荣军博物馆,切身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并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四川省荣军博物馆依托于四川省革命伤残人休养院荣誉馆,该荣誉馆历史悠久、特色突出,是省市区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具有极强的参观价值和教育意义。
沿着四川省荣军休养院的蜿蜒廊道走去,一座红色博物馆巍然矗立在绿树白墙之间,庄严肃穆、韵味独特。讲解员讲述道,荣军博物馆共分为三层,依次展示了“亲切关怀 巨大鼓舞”、“奋斗历程 幸福家园”、“峥嵘岁月 永恒初心”三个主题板块以及“社会关心 各界关爱”一个内容专题。荣军博物馆不仅记载了国家优抚事业的发展历程,而且集中展示了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中伤残军人的英勇事迹,生动体现了伤残军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精神。
图为四川省荣军博物馆正门照
走进场馆内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这十二个大字跃于红墙之上,更深深镌刻在实践团成员的心中。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不敢为,敢当人之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实践团成员由衷感慨:“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随后,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第一个展厅,馆内史料丰富,有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无产阶级领导者赠送的纪念品、题词和照片,还有巴金、丰子恺、张大壮、程十发、蒋兆和等艺术家赠送的字画,品种之丰富,内涵之深远,深刻彰显了党对伤残军人的关怀与敬意。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予的锦旗原件
穿过文化长廊,一面英雄人物纪念墙出现在眼前,一张张英雄烈士的纪念照片排列成行,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墙面,“永远的战士,不老的英雄”是对他们的生动阐述。眼前的景象令实践团成员深深震撼,正是革命烈士们用生命筑起抗战城墙,才会有如今的和平安宁、幸福安康。实践团成员在一段段的往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为馆中陈列的战士照片
继续向前走,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奋斗历程 重铸家园”主题展厅,在一件件珍贵藏品中,见证了一段段峥嵘的岁月。缝纫机、唱片、诗集、书法、文学作品等,均为伤疾老兵们放下枪杆子后,在重铸家园的过程中练就的本领。实践团成员置身于展厅中,感受到了伤残老兵们的坚韧与顽强。
在“社会关心 各界关爱”主题展厅里,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后辈们对院内伤残老兵问候时所记录的照片以及涂伯毅、周全弟等参加抗美援朝的退伍伤残老兵参加央视节目的录制视频。看到此处,实践团成员无不为之动容,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视频中,涂老讲述其遭遇凝固汽油弹烧伤而毁容时,受到了战友和疗养院工作人员们的不断鼓励,那时的他意识到“身体上的残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残废”,于是重拾生活勇气,积极参加疗养院的演出活动。在随四川省伤残军人演出队赴北京演出期间,他受到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他身穿老式军装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这首激励他半个多世纪的诗——《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铿锵有力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为周恩来总理摘录的《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
走出场馆,实践团成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此次四川省荣军博物馆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全社会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时代风尚,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积极争做新时代英雄,继续用心用情做好伤残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时代的长征路上赢得新的胜利和曙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