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引童心向党,响雏燕之声

来源: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Justliketin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24日电(通讯员 袁瑜海刘青)骄阳炙烤着大地,燥热弥漫在空气中。天空湛蓝,白云飘荡,热浪冲击着路旁的杨树,在一片哗哗作响中,郏县安良镇乡村少年宫“雏燕之声”广播站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

据悉,为拓宽乡村少年宫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文化宣传效率,同时帮助乡村儿童发掘艺术潜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全面发展的空间,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乡’约盛夏,与法同行”社会实践团于7月10日在郏县安良镇乡村少年宫开展广播站组建活动。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提前规划,积极筹备,助力“雏燕之声”广播站的实践落地。

积极筹备,提前规划

为促进广播站的顺利建成,志愿者们互相沟通,积极交流,对少年宫的广播站建设条件进行了充分调研。据了解,少年宫虽然拥有整套广播设备,但因教职员工对广播系统不够熟练,播音员缺乏专业指导等原因一直未能建立起完整的播音体系。谈及校园广播站,少年宫负责人孔志合对志愿者表示殷切期望:“因为我对电脑不够熟悉,只能使用播音设备播放上下课铃声,希望你们能够帮助少年宫将广播站建立起来,为孩子们提供优良健康的文化环境。”在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乡’约盛夏,与法同行”社会实践团带队老师刘盈君的指导下,志愿者们积极弘扬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尽心尽力地做好广播站开播使用前的准备工作。积极筹备,狠抓细节,提前熟悉广播系统,调试广播设备,同时迅速开设首批播音兴趣社团,培养首批能够顺利使用广播设备的学生志愿者,为日后校园广播员的招募和广播站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定基础。

图为志愿者们在会议室调试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青摄

思想碰撞,画龙点睛

校园广播站名称不仅是少年宫教学理念念的体现,还凝聚着少年宫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与寄托。为了更好地建设校园广播站,为学生们提供沟通的桥梁,志愿者们积极调研少年宫发展历程,寻找文化符号,并通过发布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小朋友们喜好,寻找命名的创意灵感。基于广播站命名问题迫在眉睫,少年宫负责人孔志合、社会实践团带队老师刘盈君以及志愿者们迅速召开会议进行激烈讨论,依据少年宫的历史文化,充分参考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灵感创意,最终决定将校园广播站正式命名为“雏燕之声”校园广播站。雏燕之声,代表着新时代少年的呐喊,既是号召,又是期盼。“雏燕之声”广播站的正式成立,既是学生发展形势所需,更是少年宫民意齐心之举。

图为志愿者积极为广播站命名工作发表意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杜世举摄

雏燕之声,响彻云霄

“亲爱的同学们,“雏燕”之声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播音员杨贻静,今天我们与大家一同聆听红色旋律,追忆百年党史。”伴着夏日的余晖,合着鸟儿的欢叫广播站内小播音员的声音贯彻整个校园。除校园内各班基本信息之外,广播站还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史宣讲、红色小故事、新闻资讯等多个栏目,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积极向上的节目内容,帮助孩子们了解国家大事、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少年是蓬勃的朝气,是新鲜的血液,是青春的活力。乡村少年宫“雏燕之声”广播站的建立不仅能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播消息,同时也能将思政教育融入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等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扎根幼儿心中,引导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儿童成人成才“把好关”、“培好根”、“掌好舵”,为乡村学生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图为“雏燕之声”广播站首次开播 中国青年通讯员 洪玉晓 摄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广播站的顺利运行为郏县安良镇少年宫的校园文化沟通提供渠道支撑,为后续志愿者红色文化宣讲、资助政策宣讲提供重要平台,促进红色血脉的赓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5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三下乡:与古诗相遇
通过之前的课程,志愿者老师们对孩子们也有了了解,同时和孩子们玩到了一起,接下来就要提升孩子们学习能力了。因此志愿者老师们决定通过默写古诗的方式进行教学。默写古诗可以提升记忆力和集中力;默写古诗…
暑期社会调查活动心得体会
□吴一帆(生命科学学院22D04班)很高兴能成为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行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
暑期社会实践 | 重庆大学环境学院“绿色卫士”实践团:环保科普进社区,儿童成长来助力
2023年7月13日至14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绿色卫士”实践团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铜罐社区居委会开展了暑期嘉年华活动。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青少年暑期教育需求,发挥环境专业优势,通过课程讲解…
踏寻红色足迹,弘扬铁军精神 ——踏访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实地探寻新四军第七师的光辉历程,深切体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奋斗精神,7月2日上午清晨,我们来到了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进行调研,…
星火接力,让知识之光闪耀未来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广泛认为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孩子们仍然面临着缺乏教育资源的困境。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安阳师范学院也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很多同学加入到了“七…
暑期社会实践 | 重庆大学环境学院“绿色卫士”实践团:巡河防溺在江畔,环境保护进乡间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建设美丽中国,2023年7月11日至12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绿色卫士”实践团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沙滨路河段和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镇政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
以青春姿态传人亚精神,“浙财”对!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这是习总书记为传承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红色基因所做出的指示。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的要求,来自浙江…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社区探访,党员群众一家亲
中国青年网宿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刘浩洋)为了更好的了解基层建设,推动社区发展,2023年7月2日,巢湖学院赴泗县探寻基层力量推动社区建设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三下乡”活动在宿州泗县汴光社区拉开帷幕。自2020初…
华夏文明兴邦,共书道德华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理念,集美大学理学院童言绿洲实践队于2023年7月23日走入信毅社区,以“我是信毅文明“童”管家”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暑期儿童社区…
“寻遗觅昭”数字化传承建设调研团走进昭陵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提升国家文化传播的倡导以及陕西省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的政策,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寻遗觅昭”数字化传承建设调研团走近“唐十八陵”之一的昭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工作旨在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