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红色征程缅革命先烈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周祥冰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红色征程,缅革命先烈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4日电(通讯员 周祥冰)为了深入了解党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对历史的认同感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2023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雨花台实践小队来到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雨花台烈士陵园,重温革命历史,体悟烈士精神。通过倾听革命故事,祭拜烈士陵园等一系列活动重忆峥嵘岁月,敬仰革命烈士英魂。

图为雨花台北门入门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祥冰摄

实践队员怀着肃穆的心情步入陵园,一组巨型烈士雕塑群像映入眼帘,由翠绿的草坪修剪的“雨花台”三个字,寓意着革命烈士们将永垂青史,他们的革命精神将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据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是目前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二十二年间,雨花台成为了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据悉,这二十二年中,有近十万的中国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等革命爱国人士在此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党和政府决定在这里兴建烈士陵园。

图为雨花台北殉难处烈士群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祥冰摄

实践队员来到了北殉难处烈士群雕下面,走到烈士雕像下,仰观烈士雕像,透露出一股雄伟之气,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伟大形象,透露出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信念。烈士就义群雕位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最北端,当年革命烈士就义的地方,北殉难处。据悉,北殉难处是1927年至1937年国民党当局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也是烈士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烈士就义群雕于1979年落成,主体呈浅赭色,由大小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群雕塑造了9位共产党人、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前的不屈形象,之所以塑造九位烈士,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9有为大为多的含义,表明雨花台牺牲的烈士成千上万、人数众多,这座群雕就是他们形象的代表。

图为雨花台东殉难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祥冰摄

之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东殉难处,据讲解员介绍,东殉难处是1950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纪念性标志,以悼念1937年到1949年在此惨遭杀害、壮烈捐躯的革命烈士,1997年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又在碑身后侧砌筑了长达12米的弧形照壁,镶贴了黑色磨光大理石,朴实庄严,使人肃然起敬。

苍茫华夏,风雨如磐,岁月漫漫,忠魂不朽。这一座座山岗、一块块丰碑,仿佛都在诉说着那如火如荼岁月里可歌可泣的往事。先烈们是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时涌现出来的一代精英,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碑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泽 摄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处,据悉,雨花台纪念碑建于1989年,由两层平台托起,有100级台阶。纪念碑高42.3米,隐喻南京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碑身正面是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碑座前竖立一尊主题为“挣开镣铐”的青铜雕塑,象征着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为表达和寄托人们历久弥新的怀念之情,2009年9月,在青铜雕塑前建成了象征烈士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的纪念碑长明灯。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革命精神深深印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作为当代新青年,应时刻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做到知史爱党,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所作为,此吾辈之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6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官。本次系列活动历时四个月,线上线下联动举办数十场主题宣讲…… “澄园先锋”红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以“从危机到转机:遵…… “澄园先锋”红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淮师学子三下乡:心系孤寡老人,情暖留守儿童
淮师学子三下乡:心系孤寡老人,情暖留守儿童近年来,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7月15日至7月16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
安阳工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农村,点亮青春;基层连线,共助曙光
中国青年网许昌7月16日电 (通讯员 郭谊冉)2023年6月25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队伍在家乡以“基层连线,共助曙光”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队队员们,…
南职学子三下乡:走进田间体验农活,践行农耕传承使命
南宁7月10日电(通讯员陈礼美)为配合龙贵村玉米种植工作,同时让实践队员切实体会到劳动过程的艰辛,深刻认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2023年7月10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思想引领,科技春耕”社会实…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生态保护,感悟青年担当
为充分领悟到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7月6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调研分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薛家洼生态园展开实践。通过追寻总书记来此调研的足迹,来进一步…
暑期三下乡爱心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的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爱心健康知识宣讲活动的心得体会参与暑期三下乡爱心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健康教育对于农村地区居民的重要性,并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和满足…
系黄河生态之千秋,护祖国大好之河山
“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并发表重要讲话。绿水青山就是金…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在家乡的热土上、在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提升社会化技能,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成长为堪…
苏大学子三下乡:门沆砀驾以猋,俯下士无不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与文化息息相关。为积极响应二十大号召,深刻理解二十大内涵,7月21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追…
系黄河生态之千秋,护祖国之大好河山
黄河的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作为中国第二大长河,西起青藏高原,东入渤海。流域总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作为母亲河,其水源成为黄河沿岸城市的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促进了沿岸的经济发展。因此黄河的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情系贫困生,爱心促成长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全面展示和宣传资助成效,调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求,开拓创新思路,制定精心规划。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成员以“资助政策下乡行”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