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浙江农林大学“鹤衔芳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出发至建德市去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次实地调研。一小时后大家首先来到当地地标—千鹤妇女教育基地(见图1),这里展示了千鹤妇女精神的起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过程,配合着相关图文和保存在橱窗里的历史政策文书,场馆内空间很宽广,也让大家深受这里妇女精神的感染。
我们初步了解到,千鹤村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解放初期,千鹤村的妇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打破传统旧俗,投身农业生产,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千鹤妇女精神。村里现存的女子民兵连广场、苏莲珠旧居等多处旧址,都镌刻着沉甸甸的红色记忆。近年来,千鹤村充分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优势,沿用“妇女能顶半边天”主题,深度挖掘“千鹤妇女文化”,建成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将千鹤美丽乡村、鹤彩田园、美丽庭院和妇女精神有机融合,以农耕研学、干教培训、数智农业为乡村运营发展方向,打造长三角集农、学、游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亿万妇女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女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妇女作为社会发展推动者的作用日益凸显。
实践团成员定会在后续调研的基础上对千鹤妇女精神和其红色基因进一步深入挖掘,让妇女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