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校园和城市的繁华,我踏入了吕梁这片秀美的山城,度过了一周难忘的支教时光。中学的生活常常让我忙于功课和考试,但此次支教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真谛,也点亮了内心深处关于奉献和成长的梦想。
做好支教的第一步,便是协调好支教地校方的统筹安排。作为空降兵的我们虽然能从远方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关怀与陪伴,但对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还了解不深。于是,与校方沟通,考察明白实际状况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安排好每天的教学和活动时间,如何解决日常办公和食宿的问题,如何找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和活动方法,初来乍到的我们和年级主任详细的探讨了这些问题,最终达成了共识并严格遵守。对于日常的时间安排,我们和同学们的作息保持一致,偶尔遇到需要出校解决的问题,我们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请假流程,食堂要求同学们用餐完毕收拾好桌面,我们也以身作则,不搞特殊。要想融入学生们,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就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去走近学生,亲自体会同学们的生活,和同学们保持最真切的交流,把自己也当做他们中的一员。
教学课程的设计,当然是支教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在支教中准备的最主要的两个课程是历史课和设计课。对于历史课程,我决定基于八年级的课本中同学们有印象,比较熟悉的时代背景,但又不啻于课堂内容的重复和流水账式的叙述模式,转而着手于课本上一笔带过,但很可能激发同学们兴趣的细节内容。选择讲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心目中伟大前辈的形象,更让他们从中学会了思辨各种观点,汲取了奋发前进的力量。然而,这些内容也比较容易讲得枯燥,吸引不到同学的注意力,讲课的效果容易打折扣。因此我在之后的课程设计中着重改善了这一点。我改进了较为生硬与急促的话语,将其改成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的叙述风格,同时加入一些历史小插曲和自己写的小文案来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在之后的文字排版设计课程中我拥有了更加充足的发挥空间,用“写日记”的线索来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新颖生动的授课方式收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讲课方面我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这段支教的时间里,我不仅是学生们的支教老师,更是他们的好朋友。孩子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在支教过程中期待着每天与我们一起上课和相处的时间,在并不算长的支教结束后依然恋恋不舍,想要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一番番令人暖心的景象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作为老师不能只把自己当做给学生们灌输知识的机器,还要走近学生们的内心,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不能把学生看成自己业务的受众,而是一个个有个性、有思想的鲜活的灵魂。把教学技能打磨至精,也不能忘记灵魂工程师的初心;把自己当做学生们的好朋友,才能让自己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这次支教经历对我而言是一次珍贵的人生财富,它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力量,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深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继续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因为我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改变命运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