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沉重历史理应铭记,初心使命不容忘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超

为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同胞,同时牢记这段悲痛历史, 7月22日,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南京实地调研实践队来到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哀悼遇难同胞,铭记悲痛历史”为主题的参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参观的方式来反思历史、收获启示。

从踏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那一刻起,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便涌上心头。这个地方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悲痛往事的铭记。每一个展品、每一幅照片都在诉说着那段令人心碎的历史,让人深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无不对那段痛苦的历史感到无尽的悲痛与愤怒,同时也深感于今天的和平有多么来之不易。

然而,在纪念馆中也能感受到希望和力量。展厅里墙上挂满了国际社会各界捐赠的锦旗,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的谴责和悼念。这些锦旗是世界各地人民对和平的共同呼声,也是对历史真相的见证。它们无声地证明,只要我们铭记历史,就能让和平之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无辜的生命不应被忘却,悲痛的历史也不容被忘却。铭记过去,是为了走向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感悟:手工课堂,展奇思以授教
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他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些功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快了解这个世界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算数、学习文字以及天文地理。支教活动便是在国家为提升国民素质教育的…
课上送“希望”,画里显乐趣
因为有了色彩,世界才会缤纷美丽;因为有了创意,世界才会无限精彩。H孩子们手握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一根根流动的线条和一抹抹艳丽的色彩跃然纸上。孩子们心中的美好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下呈现:可爱的…
希望铸就梦想
童年时期是非常美好的,在这样美好的时期,能有一个大哥哥,大姐姐,通过支教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是非常可贵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成长是需要积累的,人生是有很多转折点的。这是我对整个…
绘出笑容,画出“童心”
“红色加蓝色等于什么颜色呀?”“紫色!”“那蓝色加黄色是什么颜色呢?”“绿色!”在老师与同学们的一问一答中,大家学习到了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联,以及各种颜色之间的混合搭配能够形成新的不同的颜…
振兴乡村,蚕桑文化点亮吴川长岐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来到吴川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怀着对蚕桑文化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关注,自发组织并投身到这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宣扬蚕桑文化,他们借助互联网,…
传承红色基因,共建青春中国
党的历史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沧海桑田,时代在前进,生活在变迁。红色文化中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
童心湾港,暖心助教
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24日电(通讯员潘智怡)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弘扬雷锋精神,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创作者和传播者。7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家乡地线下公益支教团…
泰州大学生走进“水一方”,感受乡村振兴新路径
南京水一方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位于龙潭街道陈店村,其是区域内乡村振兴特色旅游产业的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乡村振兴小组走进水一方千亩荷塘,带领大学生群体了解…
“心系非遗,探访涪地”‘实地调研第一天心得—刘俊峰
骄阳似火的7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收获颇多,倍感充实,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们这次下乡的目的地是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大石村…
武汉学子三下乡:趣味手工,领略非遗魅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4日电(通讯员蔡友薇)为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了解折纸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通海口共和村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