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芷嫣 刘敏佳)“老师,毒品是什么?”“制作一点点毒品会违法吗?”“如果运输毒品呢?”7月23日,机械学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靠山小学开展防毒禁毒普法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李世康通过文献梳理、概念剖析、理论建构、实证调研等步骤,围绕“知-情-意-信-行”五大方面,即法律知识、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信仰、法治实践,针对青少年法治素养现状开展普法课程,以便使学生们在课堂中真体验、真收获,以实际行动助推法治素养的提升。
李世康围绕三个主题进行普法教育,即《向校园欺凌说“不”》《撑起交通安全保护伞》《守护“她”权益》,以生动的事例和严苛的法条告诉学生们该如何面对校园欺凌,如何保障交通安全,如何守护自己的权益和妇女的权益等等。
实践团队成员高奕雯还将非遗剪纸、益智拼图、手工DIY、知识竞赛、角色扮演、主题绘画等多样形式融入原创性普法课程当中,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她指导着每个孩子开动脑筋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鼓励他们以文化创作的形式将运用法律的瞬间呈现出来。学生陈睿翔创作了一幅有关于“反抗校园暴力”的主题绘画,画上展现了一个小男孩勇敢求助警察、求助法律对抗校园暴力,鼓励并保护受害者的画面,他也将有关法律分享给了其他学生。“校园暴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希望大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对抗施暴者。”陈睿翔说道。
“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的关键性阶段,中小学校的普法宣传质量对培养学生法治素养至关重要。”实践团队队长马恩东总结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