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众星何灿烂,奔赴向延安|陕西科技大学电智学院实践团赴杨家岭革命地科技助力旧址,传承延安

来源: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郭明杰 龚靖怡 杜春龙 纪焱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探索陕西本土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能力,2023年7月22日,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星汉何灿烂,奔赴向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活动。

一、参观学习

7月22日清晨,实践团抵达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并率先参观了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中央大礼堂是专为召开党的七大而修建的,建成于1942年。礼堂为砖石结构,长35米,宽30米,高11米,可容纳千余人,内部采用窑洞的拱形结构,是当年延安唯一没有木梁和木柱的建筑。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在会上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紧随其后,实践团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中央办公厅楼1941年建成,因俯瞰形似飞机,亦称飞机楼。共有三层,一层分东、西两厅,西厅是中灶饭厅,东厅是作战研究室,后改为中央图书馆。二层是政策研究室和任弼时,李富春,杨尚昆,王首道的办公室。三层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室。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逼真还原的现实场景,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伟绩。

最后,实践团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的故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室和会议室,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间,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和工作。在这里,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同时,毛泽东从事了巨大的理论工作,撰写出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40篇。

二、座谈交流

实践团同杨家岭革命旧址外宣部主任薛健就“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进行主题座谈交流。会上薛健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我们热切分享了杨家岭旧址的红色历史渊源、革命文化,深入剖析中央大礼堂建筑结构布局的历史内涵。通过薛健对革命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对细节的把控,使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奋斗历程,感受到了七大当年的艰苦斗争的精神,激发了我们对红色历史的兴趣,加深了实践团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鲜明地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从根本上指明了党领导的文艺工作的政治方向。解放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按照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龚靖怡同学代表发言,“将承载着红色基因的延安精神作为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用鲜活的具有个性魅力的故事素材丰富契合思政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学习发扬红色延安精神,对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希望一方面邀请亲历者、见证人或基地的研究专家、讲解人员走进校园;另一方面,将思政课堂搬到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将讲解、体验、感受相结合,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郑莎、杨慧两位老师同薛健探讨了如何创新和改进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方式,并对实践内容进行进一步规划安排。双方希望能够基于《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在深入挖掘杨家岭红色本土资源的基础之上,加深共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合作,探索红色本土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创新机制,要注重以红色资源为内容和载体延伸红色课堂触角,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党的辉煌历史中中汲取智慧力量。

三、实践活动

2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各自深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基层岗位中去,切身体验文旅基层服务工作。纪焱桓、龚靖怡参与文件整理的工作,整理归档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确保文旅基层服务单位的工作秩序和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杜春龙、郭明杰承接话务员的任务,负责接听电话,提供咨询信息以及解答游客的疑问,收集到大家的反馈和意见,为更好的基层需求、弘扬杨家岭革命精神做出服务。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重温老一辈革命家在杨家岭的革命经历与丰功伟绩。杨家岭革命旧址作为延安革命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也指引着我们继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精神。我们期望此次实践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前来参观革命圣地,了解延安精神,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贡献出科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杨家岭小队”的故事还在继续,敬请期待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2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赋能精神文明代代相传赓续百年薪火

1月11日,安徽财经大学踔厉奋发实践队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乌兰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追忆峥嵘岁月,学习党的精神伟力,弘扬红色精神。走进乌兰夫…… 踔厉奋发实践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 踔厉奋发实践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助销亳州花茶,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亳州作为药都之乡,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花茶作为中药材的重要产品,其发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解亳州花茶的制作流程以及……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亳韵花茶队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圆满结束

品味花茶文化,感受中药魅力。2023年1月16日,亳韵花茶队队员齐聚安徽省亳州市,线下走访参观了“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康美药业交易厅”和“安徽培力药业有限公司”。当天上午……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展亳韵花茶之香,促中药发展之新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期望。为此亳韵花茶队来到素有“中华药都”美称的亳州市,针对花草茶展开实地调……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亳州“配角”逆袭,中华药都添芬芳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亳州,是汉代著名医…… 亳韵花茶队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红心向阳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红心向阳”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19日至20日来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感受在红色赋能和政策倾向下乡村振兴发展…… 李晴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践行绿色中国环

安徽财经大学“环保医疗小分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于1月10号和11号来到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围绕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到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不仅是控制疾病传染的重要…… 黄家欣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信息学院】篮球运动走进课堂 阻力推动体育发展
【信息学院】篮球运动走进课堂阻力推动体育发展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吴晨露)为了教授小朋友们篮球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验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以及通过运动可以培养坚毅、自信和拼搏的品质,…
【信息学院】蓝天救援同合作 筑牢溺水生命线
【信息学院】蓝天救援同合作筑牢溺水生命线武科大网讯(通讯员赖震修吴晨露)7月15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西河桥社区和由黄梅县科协、黄梅县救援协会、黄梅县妇联…
【信息学院】聚振兴迹 筑黄梅魂
【信息学院】聚振兴迹筑黄梅魂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吴晨露)我院的“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七月九日前往湖北省武汉市西河桥社区,展开了一次深入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实践团队与当地居民交流并走访多家农…
【信息学院】传千年之经义 燃万古之明灯
【信息学院】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吴晨露)为了向小朋友们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倡导文化坚守的精神,我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七月二十一日在黄梅县西河桥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文…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诚心灵终将相遇,爱的传递生生不息
淮师学子三下乡:真诚心灵终将相遇,爱的传递生生不息【导语】真诚的关怀驱走酷暑的炎热,2023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炽热真心点燃梦想之火,似水柔情充满孤独心灵”实践服务队队员刘…
纪念“七七事变”:警钟长鸣,国殇勿忘
大学生网报黄石7月25日电(通讯员孟晶)2023年7月7日,是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浮屠镇中心小学分队围绕纪念“七七事变”开展了不同寻常的特色活动,支教队员们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奉献青年担…
用艺术点亮法制乡村———艺术设计学院先行队赴易太村开展法制墙绘创作活动
艺术设计学院先行队赴易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法制乡村建设,艺术设计学院先行队用墙绘艺术点亮农村艺术设计学院,7月10日讯——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社会思想主题教育,艺术设计学院结…
“情暖童心,共筑未来”——关爱留守儿童义务志愿活动
为积极响应助力脱贫攻坚精神,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在我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下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了“情暖童心,共筑未来”志愿者服务活动,团队成员20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张士静…
爱心传递,环保在行动
时光如白驹过隙,炎炎夏日里,“微光拂尘”宣讲团顺利完成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11日,“微光拂尘”宣讲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经过几天的辛苦付出,“微光拂尘”宣讲团在最后一…
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于公元1161年由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创办,方式还称为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