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重庆大学“青愿盈梦”实践团到达河南睢县袁家山吕祖庙开展暑假社会调研,立足文化自信,实践团成员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袁家山吕祖庙进行走访调研,探究建筑文化色彩分布特征和当地文化。

图1 实践团成员前往吕祖庙进行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遇到了一位坐在庙门口的爷爷。通过采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吕祖庙由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建立。袁可立才华横溢、英年得志,但仕途坎坷,曾因敢言直谏,执法公允而三起三落。他在海上遇险后平安归来,袁可立认为是因吕祖神灵相助,于是辞朝返回故里,建袁氏别墅——陆园,号称“小蓬莱”,并在自家宅地堆土成山,在山上建造了吕祖庙。吕祖庙建成后,袁可立经常到庙内祭拜吕洞宾。因庙址盖在高大的土台之上,城四周都是低矮的房屋,这里形似高高突起的大山,后人便习称“袁家山”了。

图2 实践团成员参观吕祖庙

图3 实践团成员采访袁家山看守人
在了解了吕祖庙的文化历史后,实践团成员进入庙宇的大门,发现里面是一处宽阔的院落,中间一条路径直通山门,路两旁砖石铺地,整洁幽静。前面有一座大石坊,上面雕刻着“四朝元老”、“五世恩荣”等字,这些都是兵部尚书袁可立获得的荣誉记载。大石坊旁还立有石碑、石马、石羊等石像生,均为建庙时所立。
继续前行,在山门前路的两侧分别有一座碑亭,人称“宝墨亭”。亭内立有两幢石碑。两块石碑上分别刻着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书的《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据传,宋哲宗绍圣元年,北宋文豪苏轼谪官岭南英州时,途径襄邑(即睢县),遇上大雨,夜宿乾明寺。他听凤凰城故事,品睢州美酒,百感交集、书兴大发,于是书写了《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这两首赋被誉为“峨眉遗墨之冠”,后人将其刻在石碑上,并建了亭子,古称墨宝亭。实践团成员被这些墨宝所吸引,仔细地端详品味,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骄傲和自豪。

图4 实践团成员在碑亭欣赏石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明代的兵部尚书袁可立与他的陆园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高耸的“袁家山”旁也已经拔地而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曾经独具特色的船型建筑也只能在老照片中留下它的模样。然而,这张古老的照片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究、去研究、去寻找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之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3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