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从亘古荒原到“中华大粮仓”,几代农垦人战天斗地,锻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北大荒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如今,数字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为了解在北安模式下赵光农场的发展经验以及探寻智慧农业如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并且寻找农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亮点,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3日前往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与赵光农场科技园区和示范田基地,深入农场内部,躬身田地之中,探寻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内涵。
非常幸运的是,赵光农场智慧农业科技中心负责人带领着我们团队领略了在政府的支持下,赵光农场在智慧农业方面现有的发展与科技创新。在既定的轨迹下,无人机可以完成自主循迹,俯瞰赵光农场的大片田地状况,并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精准落地。同时在进入实验田后,我们团队观察到实验田地中的谷物都是有做控制变量措施,以求培育出最优种。站在田地中,突然想起袁隆平先生的禾下乘凉梦,或许有一天会变为现实。
参观完毕后,赵光农场智慧农业科技中心负责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介绍到,赵光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农场,始建于1947年,然后下设9个管理区,耕地面积是52.88万亩,种植结构是有18.4万亩的玉米和32.9万亩的大豆,大豆今年占比62.2%,是在响应国家稳粮扩豆的号召。目前赵光数字化农业有三个首要的任务,第一个是智慧农机,第二个是作物声息识别,第三就是田间的环境自然数据采集,三个任务也是依据三个建设任务为重点。
并且负责人还向我们介绍到目前赵光农场在田间布设了32套物联网设备,然后依靠这些设备来精准采集获取到田间的一些自然数据这些情况。并且赵光农场还有夜铃诊断设备,能实时的采集到作物的生育期以及作物的一些生长性状,同时依靠遥感无人机,能掌握田间的一些虫情草情,初步的实现一个空天的全面的监控一体化。
听完负责人的介绍,我们团队都感觉收获满满,对我们调研对象——“智慧农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明天的实地考察充满期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