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弘扬非遗武术文化精神。西北工业大学“精武传文展翱翔,铸魂聚义显共强”实践队从陕西西安-广东广州-广东佛山,围绕武术文化发展现状、非遗文化传承内容以及乡村振兴调研等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队围绕“武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和武术发展现状”这一主题开展各项实践调研,期间与中山大学武术协会进行了友好交流学习,走访调查了岭南映像园、鸿胜纪念馆、阮奇山咏春馆、刘俊斌国术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佛山市顺德市马东村、佛山市梁园、佛山市中山公园等地,采访了剪影非遗传承人、佛山市蔡李佛拳协会成员、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馆长、南派舞狮传承人、阮奇山咏春馆馆长、刘俊斌国术馆馆长、马东村党委书记、佛山市武术协会会长等人,深入了解了武术在当今社会和高校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需求。
以武会友,加强武术文化交流。实践队前往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与中山大学武术协会成员进行了亲切友好交流,两校同学就太极,咏春,醒狮,螳螂拳,南拳等进行互相交流切磋,同时了解中山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的武术协会发展现状,分享管理经验。
以武立德,让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实践队前往岭南映像园采访了剪影非遗艺术传承人,旨在了解武术与其他非遗传承之间的内在联系,非遗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挑战。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如今年轻人对这些传统艺术兴趣的缺失也是不利于传统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剪影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武术一样,需要得到发扬和传承,实践队员与剪影师傅的亲切交流也更坚定了时间队员们对于非遗传承的信心与决心!
以武成威,提升武术文化技艺。实践队来到了鸿胜纪念馆,这是一所具有几百年悠久历史的武馆,经历了明末清初,抗日战争时代。实践队得知,钱维方、梁桂华、吴勤等佛山鸿胜纪念馆成员为佛山早期共产党员,也是早期佛山工农运动的骨干。鸿胜馆也因此被称为“红色武馆”。鸿胜馆馆长黄师傅告诫大家说:“我们教人习武,不是教人怎么争勇斗狠,而是以武止戈。”实践队在鸿胜武馆不仅学习了蔡李佛拳基本拳法,也坚定了实践队员们内心的悠悠报国心,拳拳爱国情!
同时,实践队前往阮奇山咏春馆,与馆长黄师傅与副馆长刘师傅进行座谈,欣赏了馆内学员带来的精彩表演。此外,实践队也前往刘俊斌国术馆,学习洪拳的同时也与洪拳传承人刘俊斌师傅探讨当代武术的传承需要什么样科学方法的问题。刘师傅强调:在政策支持下,洪拳教练们可以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早早接触中华文化,可以走向世界,让更多国外友人感受到中国武术之美。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进行项目申报,让理论与实操并重,在推动中国武术繁荣发展方面更进一步。
在与佛山市武术协会戴会长的交谈中其表示:作为大学生,担起传承重任不能闭门造车,更多要走出去开辟新天地,于融汇交流中发展创新,为“老传统”注入“新血液”。
以武呈效,构建长远发展目标。实践队在与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取得联系的基础上,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叶问堂与黄飞鸿纪念馆,观看了南派醒狮表演,了解了大师的生平事迹,感悟了醒狮的文化传承。之后,实践队与祖庙博物馆馆长及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武术与铸牢民族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以武为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队前往佛山市顺德区李小龙纪念馆,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实践队得知,政府这几年着力于打造功夫小镇,旨在带动周围村落的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多民族文化交流课程,以暑期夏令营以及党团共建活动为契机,将李小龙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全球。
此外,实践队前往脱贫攻坚示范村,一代宗师叶问的师父陈华顺诞生地,佛山市顺德区马东村。借此了解武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马东村党委书记何志远接待了实践队并为实践队员介绍了马东村的历史沿革、永春拳在马东村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
座谈会期间,实践队员了解到马东村高度重视武术人才培养,主张“从娃娃抓起”,积极开展兴趣班以及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比赛、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武术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座谈结束后,实践队来到了陈华顺永春拳何良兴拳会,采访了陈华顺第五代传人——何良兴师傅。何师傅曾接受央视报道,他十分热情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一代大师的地位,并将学到的武艺倾囊相授。一段实践路,一生武术情。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秉承在基层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使命,将自身武术技艺提升、武术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自身所学,积极传承学习武术文化,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将中华武术精神发扬光大,守护自己心中那份热爱,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9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