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返家乡:走进乡村,感悟“悯农”
为了深入学习二十大的内容之一——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了解当下乡村农民的耕种生活,安徽工业大学“青春建工走基层”实践队队员在7月12日上午于家乡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永乐村进行社会实践农耕活动。这次我们实践队队员回到家乡大英县永乐村,去感受最真实的农耕生活气息,切实体验农民的工作环境,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他们对二十大召开以来,“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是为了让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切实地体会“悯农”的内在意义。
我们实践队的队员都是学理工科的,这次对农耕生活的亲密接触,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不来,脑海里不容易想象的。我们是大学生,作为祖国培养的栋梁之材,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当下的民生。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会对中共二十大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除草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雯 摄
12日早晨6:00,天刚蒙蒙亮,我们吃完早饭就跟着农民前往田地里干活,他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铲子,有的挑着箩筐,穿过村子,沿着弯弯的小路。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农作物除草、施肥。尽管我们略带困意,但是在去田里的路上,我们都略微带点兴奋。从开始干活到现在,不过1小时,无论是用锄头除草还是用手拔草,我们手上都不约而同地红肿,并且起了水泡。除此之外,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弯着腰,此时的我们早已是腰酸背疼,叫苦不迭。反观农民伯伯,依旧游刃有余,甚至都不喘一下气。农民伯伯还热心给我们地解释了如何施肥,为什么施肥要在阴雨天气,为什么不能过多地将肥料撒在作物的根部。
图为实践队员施肥 中国为青年网通讯员 徐雯 摄
在休息的时候,我们也向农民伯伯了解了村子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他说,这个村子里面的土地高低坐落不一致,不利于收割机进行秋后的收割和春天的机器播种。于是,有些农民就把土地租出去,给那些承包的人种果树以及其他粮食作物。还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很多,自从我们中国达到全民温饱,全民小康以后,人们再也不愁吃不上饭,现在的生活条件逐年提升,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党对国家的英明领导,因为党是切切实实地把人民放在了第一位。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不传颂了多少年,而如今的青少年们却难以体会到这样的苦了。我想说,《悯农》这首诗并不是背过就算了,而是要体会到农真正的苦,这样才算真的体会到这首诗的真谛。新时代,是一个竞争激列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搞好学习成绩,还应该学习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刻苦学习,让自己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新青年!(通讯员 唐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1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