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苏州7月25日电(通讯员 吴婕)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但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仍未彻底根除,“城市化”中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人口持续增长,地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这种形势下,各地推行垃圾分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暑假实践“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团队于苏州开展以“同心达低碳,众手创未来”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6月28日,团队成员在苏州市相城区娄北社区居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目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护环境,讲解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以及分类后的处理方法,还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页及环保袋。活动的最后,团队成员分发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们认可垃圾分类的工作。同时居委会表示会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导工作,倡导居民共同参与到生活中垃圾的分类中去。6月29日,团队成员在娄北社区展开“垃圾分类调查”实践调研。调研数据显示,苏州社区居民中80%以上的家庭已经能够正确分类垃圾,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0%。有80%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垃圾分类PPT。
7月1日,团队成员在苏州市昆山市虹桥社区垃圾分类站分发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调查发现,92%左右的居民会进行垃圾分类,但局限于可卖与不可卖。居民大多数不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缺乏对垃圾分类的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垃圾处理站分发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7月3日,团队成员在尚湖和虞山森林公园拍摄相关视频为后期制作英语宣传片做好准备。团队成员在观光完尚湖风景区之后,不禁感叹到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利用创新,向尚湖风景区学习。虞山从早到晚的七十二变,让我们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是“活”的,我们需要保护它们。团队成员更加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随着我们团队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愈发熟悉,同时也纠正了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误解。在我原有的错误认知中,垃圾分类的出现代表垃圾填埋、焚烧、堆肥的垃圾处理方式的慢慢淘汰。垃圾分类的出现,并不代表垃圾焚烧这种处理垃圾方式的淘汰。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不是对立和替代的关系,而是垃圾处理链的两个环节,垃圾分类属于前端环节,垃圾焚烧属于末端环节。
垃圾分类处理是根据分类收集的垃圾分别选择综合利用、堆肥、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中各种成分的有效利用,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需要焚烧处理的垃圾量,也可以提高焚烧垃圾的热值,更有利于焚烧。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约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t塑料饮料瓶可以获得0.7吨二级原料。通过这些数据表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人口增加而引起的资源紧张。
我们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有义务为这一片土地的健康尽职尽责,这分类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倡导低碳生活,创建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绿色低碳从我们点滴小事做起,从将自己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做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我们应当学习好垃圾分类的知识,环境保护的知识,践行绿色低碳,让垃圾变废为宝。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