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鲁迅故里,做民族脊梁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姜正阳

安徽工业大学暑假“三下乡”:游鲁迅故里,做民族脊梁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筑牢民族脊梁,培养广大青少年埋头苦干,甘为孺子牛的精神,2023年6月29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浙江绍兴游鲁迅故里。

图为成员们乘车抵达鲁迅故里。

图为鲁迅故里纪念墙。

这次游历,使我们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促使我们民族脊梁的建设,就如同我们身体成长一样,做好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图为鲁迅先生雕像。

鲁迅故居内部布局合理,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前进院落是客厅和书房,中进院落是鲁迅的卧室和妻子许广平的卧室,后进院落是厨房和仆人房。故居内部陈设简洁,展示了鲁迅的生活和创作场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鲁迅的书房,书房内陈设有鲁迅的书桌、书架、笔筒等物品,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鲁迅当年的创作氛围。鲁迅在这里生活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图为鲁迅先生卧室。

三味书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迅幼时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他教导鲁迅读书有三道到:“心到,眼到,口到”,给鲁迅先生幼时指明了读书的途径。他晚年在家乡开办了三味书屋,但是他收徒非常严格。每次收学生只收八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精力有限,太多的学生他也管不过来。但是他对每个自己的学生都严格管理,不会有任何松懈。他主要教授学生文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他教学生与大众不同,被指责是离经叛道,但是他丝毫不以为意。三味书屋中的“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图为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在绍兴当时很有名。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图为成员们跟着导游认真参观学习。

从三味书屋出来,我们来到了百草园,在这里,鲁迅童年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玩斑蝥,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其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

从百草园出来,我们来到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它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它以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名句,它表现出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之后,我们看到了鲁迅幼年与闰土,运水之间深厚的感情,看到了鲁迅先生写的各种小说,杂文…看到了鲁迅先生幼年特别喜欢看的社戏。

图为成员们观看社戏。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了鲁迅先生高度的赞赏: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图为鲁迅先生纪念馆。

图为成员们的纪念合照。

在这次游历中,鲁迅先生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激励我们为中国梦不懈奋斗;鲁迅先生那朴素的生活作风,激励我们继承好中华民族优秀的节俭美德;鲁迅先生那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激励我们努力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3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湘信院学子三下乡:夏季放溺水,安全伴我行
2023年7月15日,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湘波帮扶行,夏日暖童心”教育关爱社会实践团来到涟源市七星街镇湘波村,陪伴留守儿童,旨在通过志愿者讲述,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孩子们普及防溺水相关知识和技能。图为…
暑假三下乡:农田保护
农田的重要性无法被低估,它对于个人、集体、甚至国家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团队走访了农村的部分村民,了解农田的重要性。农田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面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需求的…
三下乡实践感悟:为爱下乡,志愿服务
(通讯员:吴霜黄议月)我们利用享受暑假的时间,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这是欠难得的机会,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曾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我…
激活文化春水,焕发文化新生
激活文化春水,焕发文化新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更是连接民族情感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
安徽大学生走进书香圣地,浸润人心宣传铁画文化
安徽大学生走进书香圣地,浸润人心宣传铁画文化铁画是安徽省芜湖地区特产,为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之一。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对文化…
湖北学子三下乡:拜访远古居民化石,警醒人类珍惜光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拜访远古居民化石,警醒人类珍惜光阴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5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前往十堰市郧西县青龙山实地考察。志愿者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对…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夏令扬溪行,支教花开别样红
喧鸟覆沙洲,杂英满芳甸,扬溪水土养一方人,更滋养千千万万个童年五彩梦。2023年6月30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宣城绩溪扬溪小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
曲园学子三下乡:领学红色思想,感悟党员力量
为更好地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造炬成阳实践队于2023年6月29日走进曲阜师范大学,分别对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李宴美及青年党员沈枫祺、刘晓妍、李玥橦进行红色主题专访,汲取身边先锋…
三下乡实践感悟:走进乡村,感受乡村
(通讯员:吴霜)我们领略到了山村的村容村貌、人文风采收获了乡亲们的赞许目光。几天天下来,师生同乐,深刻而难忘,我们与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深深的友谊。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那片曾经挥洒过我们汗水与泪水的…
体悟红色文化 引领红色教育
清风瑟瑟,阴雨连绵。6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造炬成阳社会实践队为更好地体悟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来到中共曲阜市委党校,深入了解党校的工作职能与科研成果,学习体悟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