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杨辰

大学生网报慈溪7月26日电(通讯员杨辰)为了弘扬党政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学习先烈革命精神,厚植红色基因,共克时艰,实现伟大中国梦。安徽工业大学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前往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宴清村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考察学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坚定不移的毅力与一往无前的勇气,经历诸多磨难和转折,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如今的伟大功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

2005年,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由地方和慈溪市杭州湾开发区各出资15万元,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建成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约为700平方米,两层建筑,一楼为村老年活动中心,二楼为纪念馆。纪念馆内展出了自1941年打响浙东第一枪以来的相关资料照片。1941年6月18日,三北人民打响了敌后抗日第一枪,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北敌后抗日战争,在我方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击毙、击伤日军16人。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的落成,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这段抗日历史。

图为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杨辰供图

1941年4月,宁绍沦陷。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开始分批挺进三北敌后。6月16日,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军事部长、“淞沪五支队”教官蔡群帆和第四大队大队附林有璋率领“淞沪五支队”两个中队共130余人相继集结相公殿。6月18日下午,驻庵东日军第五师团大桥施国部的一个小队37人在相公殿骚扰抢劫。我抗日武装迅速在相公殿附近埋伏,对日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16人,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6月25日,日军再次进犯相公殿,又遭我抗日武装的迎头痛击。两战两捷,军心民心大振,为三北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浦东抗日武装的陆续挺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这两次抗击日寇的战斗都发生在相公殿附近,故称“相公殿战斗”

1985年9月,慈溪县委和县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在战斗旧址处立了“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碑身高1.941米,长0.75米,宽0.18米;碑座高0.6米,长1.95米,宽1.38米,四边至碑身的距离均为0.6米;碑基呈正方形,边长4.4米。碑身高度、碑身与碑座四边的距离以及碑身宽度,喻示了战斗发生的日期——1941年6月18日。纪念碑正面镌刻中国当代女书法家萧娴手书“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9个大字。1994年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慈溪市人民政府又拨款在纪念碑原址上增建了六角形石亭。2005年5月,慈溪市崇寿镇人民政府在纪念碑、亭北侧建造了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馆。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杨辰供图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地面上生长出来的,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红色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了先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先锋模范精神。铭记先烈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参观学习石相旧址心得体会
为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奋斗精神,2023年7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宿州“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奋斗精神”实践队来到栏杆镇石相村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石相旧址进行参观学习。走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在…
清风润万家 暖心伴成长|大学生防治结核宣讲团在行动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保护好青少年就是守护祖国的未来。为了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群体自我保护意识,养成科学健康的卫生习惯,7月25日,湘潭大学“修身‘结’行,‘核’光同…
反诈宣讲进超市,筑牢安全防护网
反诈宣讲进超市,筑牢安全防护网(指导老师:文磊向润源通讯员:敖琪杨婷婷刘逸涵)7月23日,湘潭大学“百人百地”网络安全(反电诈)科普“返家乡”实践团成员杨婷婷与江炜琳前往湘潭市岳塘区兴锋超市开展反…
做好生涯规划,实现人生理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街青少年中心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对于小学生涯规划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
凝聚“核”力量 守护健康雨湖
7月25日,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湘潭大学“修身‘结’行,‘核’光同尘”志愿宣讲团走进湘潭市雨湖公园、白石公园等地开展“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主题宣讲活动。群众…
湖北省博物馆了解历史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6日电(通讯员:刘仪平)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在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中心进行支教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带领学…
开心每一天
调研进行中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第七天,今天的任务是整理之前的调研数据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除此之外,为了让遂溪平石村的孩子们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们还在校门口进行了拍照留念。在过去几天,我们小组深…
追随总书记脚步,探寻新县之旅
为追随总书记脚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别山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革命老区——新县。先后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及烈士陵园、田铺大湾。传承红色精神,探寻老区致富之路。…
湖北省博物馆研学旅行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刘仪平)2023年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在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中心进行支教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带领学…
三下乡结束啦
圆满结束参与三下乡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与小学生们相处的每一刻都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喜悦和成就感。尽管活动提前结束,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那段车队追逐的时刻将永远铭记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