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大学子的“宕”索之旅:重踏长征地,寻根陇原红

来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寻根陇原红”实

“宕”索之旅——-脚踏长征地,寻根陇原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高校时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知在行中知,行在知中行。2023年7月10日至7月17日,兰州大学“寻根陇原红”实践团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宕昌县哈达铺镇开展了以“重踏长征路,口述红色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哈达铺镇位于甘肃陇南,交通便利、民丰物阜,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与重要转折点。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照

红色场馆研习,重温历史印记

实践团来到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研习,与纪念馆工作人员杨俊平访谈交流,在沟通学习中进一步了解红军长征在哈达铺的历史沿革与重大意义。杨俊平给实践队员介绍说:“哈达铺对于红军来说是福地,长征到达哈达铺后军队进行了很好的修养补给,是爬过了雪山、趟过泥潭后一抹光亮的色彩,同时党中央在这里第一次明确了要‘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在与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沟通中,实践团也全面详细的了解到了纪念馆的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探索新形式新手段来提升纪念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来了解红军在哈达铺的历史是纪念馆笃行不怠的目标。

图为纪念馆工作人员杨俊平与实践队员交谈

同时,实践团也拍摄、收集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及五处革命遗址(义和昌”药铺、“同善社”、“关帝庙”、“邮政代办所”、“张家大院”)的相关影像资料与文本资料,策划了“云游展馆”的视频宣传活动,带领大家走进哈达铺,了解长征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冯清远拍摄“云游展馆”解说视频

图为实践队员路骞拍摄“云游展馆”宣传视频

红色记忆追寻,体味鱼水情深

红军街在距离纪念馆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这条红军长征途中走过后原貌保存最好的街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实践团在村委的协助下与红军街的群众进行了访谈,听街上的老人讲他们口耳相传的红军故事,寻找关于长征的个人记忆、地方记忆,并通过后期整理分析将访谈资料以文本的形式留存下来。

图为实践队员与红军街86岁奶奶访谈交流

“红军当时的情况很艰苦,很多人都吃不上饭,穿不上好衣服,一个个看上去都‘孽障’(当地方言,表示看上去很可怜,让人难受)得很”。这是实践团在红军街遇到的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所讲的(老人是当时红军见证者的儿女,记得小时候父母常常同自己讲述红军在哈达铺的故事),“虽然那些红军战士都吃不饱,穿不好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向我们要过东西。”“红军队伍纪律好得很,讲求的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我大人(方言父母)给端一碗洋芋糊糊,他们都还回来了,说不能吃,不让吃。”

行走在红军街上,耳边是老人们饱含感情的讲述,实践队员们感受颇丰。纪律严明、与民和善的红军战士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中。

红色圣地放新芒,团结一心显担当

当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不断促进红色资源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哈达铺镇上街村村支书祁高辉向实践队员介绍到:“红军街街道两旁是按照清末民初时期商铺的原貌复原修缮的,当地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很多的建设资金,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研学团队和游客来参观学习,旺季的时候甚至会有上万人。”实践队员参观考察了位于红军街的五处长征革命遗址,其间在张家大院研习时,天空刚好下起了毛毛细雨。实践队员麻海龙说道:“我们又遇上了一场‘喜雨’啊,当年关向应给李达剃头时就有一场小雨不期而至,如同哈达铺像久旱一遇的甘霖解了红军当时的困境。”

图为张家大院内景

图为上街村村支书祁高辉与实践队员访谈交流

在上街村两位书记的引导下,实践团来到了一座精致的院落——红军大院。上街村副书记马小泉笑着对实践团讲:“红军大院是近年来我们打造的一张品牌,是沉浸式红色实景演出的舞台。我就是导演兼编剧,演员们都是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都是带着真挚的感情在出演。”实践团十分有幸的观赏了由当地村民主演的《草地上过来的人》、《红军从咱家乡过》等红色文化剧。表演结束后,实践团就剧本内容构思,剧情编排,演员角色筛选,当地红色记忆传承等问题对书记及演员进行采访并记录。返回的路上,实践队员邹丹感叹道:“我看的时候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叔叔阿姨们真的很有感染力,感受到了哈达铺人民深深的军民鱼水情。”

图为红军大院演员与实践队员访谈交流

图为上街村副书记、剧目编导马小泉与实践队员访谈交流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在哈达铺镇上街村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中,实践队员认真倾听每位受访者讲述的红色故事,在一段段谈话中体悟长征精神在这个西北小镇的传承发扬,大家对书本上惺惺相惜的军民鱼水情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实践团队员将在日后的党史学习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用“青年化”的语言讲好党的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4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绿色画卷众人绘,乡村治理有新方

中国青年网德州电(通讯员张桢瑄)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优秀经验,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16日至1月19日…… 乡域筑梦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汇聚共治星河,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5日电(通讯员邹凯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乡村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深入了解乡村治理现状,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 乡域筑梦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曲阜楷木,传承文化瑰宝

探寻曲阜楷木,传承文化瑰宝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7日电(通讯员杨文慧)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曲阜市,…

科技慧农促发展,犁牛之子定当行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赵培宇)在气象监测方面,智能气象站实时采集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数据。这些数…

于楷木雕刻之间 寻非遗传承之光

于楷木雕刻之间寻非遗传承之光——曲阜楷木雕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接触到这个实践课题之前,我对曲阜楷木雕刻艺术也是知之甚…

菏泽牡丹实践之旅:探寻国色风华的奥秘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牡丹的热爱与好奇,踏上了前往菏泽的实践之旅,决…

曲园学子进社区:迈入社区“化”时期,解锁生活新“化”样

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但这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最新发布

重庆贸院学子三下乡:枝枝亦情
2023年7月10号——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三下乡团队在丰都县暨龙镇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树枝画艺术课程培训,他们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别具意义的学习体验。树枝画艺术课…
三下乡日记——手工课感受
我有幸成为孟山学校的手工老师,教授学生超轻粘土教程。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支教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支教过程中,我发现超轻粘土手工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极具吸引力。孩子们对新奇的材…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院学子深入盆栽基地调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外国语学院”传薪火,入乡村,促振兴“乡村振兴观察团,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可…
与人为善,守望相助
三下乡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的生活往往局限干课程和书籍,对于社会的了解更多是基于理论和课堂上的掌握。而下乡活动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农村发展的现状…
重庆贸院学子三下乡:运动为健康加油,体育为生活添彩
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磨练。我认为体育运动像一颗种子,埋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用心去浇灌,它就会茁壮成长。为了能够塑造孩子们的品格,提高孩子们的素质,7月9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创“…
参观革命遗址,深刻学习革命精神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它是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紧急时刻召开的,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位。百年党史,日久弥新,芳华永驻。…
人科学子三下乡|书写民族团结精神,舞动民俗文化魅力
为深入了解酉阳龙潭古镇特色,探究酉阳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古镇,探寻古镇墨宝,体验民俗舞龙,共同…
春砂仁产业|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之道,打造品牌化新未来
古语有云“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其中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中药大辞典》载:“砂仁生产于广东、广西等地,以阳春砂仁质量为优。”广东阳春多丘陵,为春砂仁提供了喜荫、好高温的生存条…
童心向党,助学扶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韵”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日前往湖北省武汉市湖口社区,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通过主题宣讲、红船绘画、特色手工等方式,在儿童心底种下了一颗爱党敬党的种子,并且…
赓续爱卫运动精神,建设清洁美丽家园——南林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五老村爱国卫生纪念馆
为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7月25日,南京林业大学“循迹•筑梦”实践团队开展了“青春向党寻访革命足迹,百廿南林赓续奋斗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建国初期,五老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