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因此要奋力写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让乡村振兴绽放人民幸福之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实践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美丽浙江”的号召,赋能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振兴工作,实地走访萧山区楼家塔村、欢潭村、大汤坞新村和众联村,与村书记以及村民代表促膝长谈,试图寻找他们在乡村的生活轨迹和村子在他们眼中的模样。在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生活和乡村发展状况的同时,也为这里人们的热情、淳朴和善良而感动。
(图为实践队参观众联村文化广场)
绿水青山,我们的共同财富:楼家塔村地处萧山区最南处,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四围山色九曲溪,半是仙源半是城。”楼家塔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欢潭村,“为南宋年间,岳飞行军至此,正值酷暑,饮潭水而欢。”故名欢潭。欢潭村因“三面环山、一面向水、四水归塘”的自然环境而独具魅力,更因其“千年耕读寄国忧,一潭清水释乡愁”的人文底色而享誉萧绍平原。大汤坞新村则在有效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别具风格的乡土景观,让大汤坞新村的“颜值”迅速提升,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的典范。聚焦全域美丽、村庄治理、乡村共富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众联村,是萧山区未来乡村建设的示范标杆。
(图为实践队与欢潭村村委负责人合影)
邻里关系,城市缺失的灵感:人类学家认为,当代社会“附近”在消失,即人逐渐变得原子化,使得小时候亲密的人情社会近乎消失。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习惯了“独行”。那些和邻居们串门、聊天、一起玩耍的日子,在记忆里变得模糊不清。然而在与村民的洽谈中,无论新老村民,“邻里”是他们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汇。村民讲到:就是喜欢这里舒服的邻里关系,能够让人完全放松下来,一户炊烟升起,周围的小孩们被香味吸引来,家家欢聚一堂,充满烟火气。楼家塔村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更加拉近村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欢潭村建立乡贤馆,记录为村里做出贡献的人才,文化礼堂经常性演出丰富村民生活。走进大汤坞新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路面,经过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原本杂乱斑驳的围墙,经过设计、粉刷,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村民各个都非常热情。“五合众联”的积分治理模式不断增强了村民百姓对于村中工作的参与度、关注度与信任度,乡风民风不新提升。
(图为实践队与大汤坞新村村委负责人合影)
未来乡村,书写多彩画卷:在楼家塔村村委负责人楼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了解到楼家塔村“以文促产”,以古镇为核心打造“3A”景区,进行小城镇改造,建设古镇水系;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楼家塔村很好地保留了老房子的特色,既保留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又为景区建设赋予了新的亮点;村子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当地发展,优化产能园区布局,文旅事业得到稳步发展。欢潭古村深挖千年耕读文化,释放清廉文化因子,以“五义精神”为核心文化,通过第三方团队的运营,引进了武术团队发展文旅表演,积累了丰厚的粉丝基础,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开启一段“净化之旅”。实践团重点参观了当地的老洋房和务本堂,欢潭村的文化建设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务本堂中乡贤馆的建设独具特色,陈列了为本村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欢潭村为吸引本村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丰厚的优惠政策,激励了不少本村人员回村创业。其中,提出“以电商平台为依托销售特色麻糍和打糕”的就是本村的年轻一辈,目前已发展壮大,收益颇丰。在与大汤坞新村村委会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汤坞村用文旅产业去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以实现村民的增收。建设农家书屋、图书馆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被列入重点修缮保护的35处明清古宅,以及许多处历史遗址,都是大汤坞村美丽乡村的名片。众联村建有工业园区以及小家庭作坊为村中村民创收,其特有的“五和讲堂”和“额山庙会”也为村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村书记俞伟达还介绍道:“我们村利用了当地资源传承和发展本村文化,以‘宋韵文化、古风江湖’为出发点,从众联村的星拱桥到村口的百年大樟树,再到整个众联村的历史起源,都见证了纵观古今的宋韵文化。”
(图为实践队走访楼家塔村老年活动中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2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