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7月21日新疆电(通讯员 李钰)于7月21日,团队成员为考察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后期扶持政策具体情况,对移民村——奇仁托海村及当地村委会进行实地调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人民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乡村振兴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万户民——工程建设移民安置生活满意度调查”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团队成员走进移民村,对奇仁托海村及当地村委会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水电站 团队成员 靳芝艳摄
在调研前期,团队成员大量搜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以及奇仁托海村移民村基本资料,为此次实地调研任务做出充足的准备。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始建于2001年,2006年投产发电,是目前新疆最大的水电站。该坝主要以蓄水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业旅游概念的引入,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效拉动内需、带动当地经济方面有良好效益。奇仁托海村原是我们乡中贫困户、移民户最多的一个村,2016年正式脱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指出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迈出新步伐。奇仁托海村也紧跟步伐,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为团队成员靳芝艳采访移民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团队成员 靳芝艳供图
此次实地调研的移民村是就地后靠的移民安置方式,与原先处于地势高处的合并村落,通过采访移民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巴音巴特书记了解到奇仁托海村的基本生活情况。奇仁托海村共有496户,其中126户是移民户,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居多,汉族仅有六户。本村的原住居民与移民收入方式原先大部分均为放牧,随时代发展和国家政策帮扶,村中很多年轻人外出上学、就业,部分村民继续放牧,还有一小部分村民发展个体经济,开商店、民宿和农家乐等等,收入水平较原来提高不少,基础设施不断地被完善,家庭中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补助资金仍在持续发放,移民补贴上涨,移民中贫困户额外补贴,由此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较原先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的字里行间中,无一不体现着对村民生活的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靳芝艳走访村民家中 团队成员 靳芝艳供图
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居民户的家中实地调研,此次调研共走访五户移民户,其中四户原住地在水电站附近,一户是从内地迁来新疆。当地村民通过移民前后的对比来反映生活情况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村民原先居住地没有接通自来水,每日用水需要去人工提水,现在家家户户都供有自来水;原先居住地靠近山区,没有通电和通网,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能通网,村子周围路灯等设备齐全;原先居住地周围都是山路、石子路,现在村子里都是柏油路,路两旁还有木栈道。在收入情况方面,随着水电站的建立,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民通过开个体营业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其他居民通过放牧或养殖维持基本生活。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切的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合影 靳芝艳供图
从本次对移民村和村委会的实地调研中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政府对本次搬迁后的保障做了充足的后续工作,在进行任何一项大型形目均要采取群众意见对群众进行了询问,切实考虑村民的意见反应,主动解决村民的困难,切实保障村民后续的生活水平,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在这种政府的带领下,村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的有了提高,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也逐步上升,当地政府不仅仅是提供了生活保障,也为当地居民谋取更多的惠民福利。移民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巴音巴特书记也表示:“未来,我相信我们村会发展越来越好。”政府将会不断关注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当地收入水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