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筑牢理论知识,宣扬民族团结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褚敏丽

大学生网报乌兰浩特7月26日电(通讯员 褚敏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宣传理论知识的最好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对民族团结精神了解程度,更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响应习主席的号召。7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民族团结·籽籽同心”暑期实践队的九名队员首先来到了少数民族众多的内蒙古地区,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民族团结精神的宣传活动。

参观红色基地,筑牢理论知识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实践队的队员们没有选择直接盲目的开展宣讲活动,而是选择先了解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红色基地,以便接下来活动开展的效果更好,更具有特色。到达内蒙古的第一天,在提前联系好的有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的五一会址。五一会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运动在内蒙古伟大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展示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后来,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五一会址。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这是一座青砖建造的厅堂,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同样,五一会址也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伟大胜利的象征,是展示内蒙古民族团结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20世纪4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生人民政权的丰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的队员们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参观了整个五一会址,即使五一会址很大,队员们走的很辛苦,但是对当地背景、历史的渴望,以及接下来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的效果能更好,实践队的队员们没有停下脚步,坚持参观了全部。

图为实践队员仔细阅读毛主席、朱总司令与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电报内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跟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脚步,队员们被深深的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时代的车轮缓缓行进,耳边仿佛传来毛主席、朱总司令对内蒙古人民取得解放和自由的深深的祝贺之声,以及对蒙古民族与其他民族亲密团结,扫除民族压迫,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殷切希望。在五一会址,实践队的队员们看到了当年的草原人民不分种族、语言和背景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场景。这种团结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这让草原人民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这也同样向人们传达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民族团结。

参观红色基地,找寻最优方式

参观完五一会址后,实践队又来到了不远处位于新桥东街的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这是一座再现内蒙古民族革命、民族解放历史、民族区域自治进程、展现民族精神的纪念性展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一个历史见证,更是蒙汉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座丰碑。正因其特别的内涵,队员们来到了此地,做进一步的参观了解工作,以便展现更好的活动宣传效果。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队员与当地中学学生一起讲解民族解放纪念馆的相关内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与进一步的讲解,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这次宣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同时,队员们还了解到了更多当地曾经开展过的有关宣传民族团结的活动方式,其大多都是以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与游客交流等形式开展的,去向更多的人传达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念,呼吁人们共同维护和发展跨民族团结之道。这也为实践队队员们接下来开展宣传活动提供了经验。馆内还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向人们展示了各民族英勇奋斗与牺牲的历史瞬间,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助合作和和谐共生,这也向人们传达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图为民族解放纪念馆内负责人正在为实践队队员讲解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墙。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鹏博 摄

理论和实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实践队该做的就是将理论知识实践到活动中去,走近少数民族,了解实情,用最好的方式去宣扬民族团结精神,达到最好的效果,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为实现国家繁荣和谐的美好明天做出更大贡献。青春的美好在于青年的永不停息,青年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一份力量,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我的三下乡第二天感悟【1】
7月24日这是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大足区龙石镇保家村的第二天,也恰逢赶集日,实践团成员向村民们进行了乡村振兴手册的发放,乡村振兴知识宣讲以及乡村征信知识问答比赛,最后还进行了防诈骗知识科普。在手册发放…
不忘初心,恪守师德——外国语学院开展规范师德师风专题学习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7月18日下午5点,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以线上方式学习《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高…
二师学子三下乡: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大学生网讯7月26日(通讯员蔡鸿博)为了更好地使新时代少年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6日去往仙桃市沔城南桥村“弘扬传统文化,坚…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进红色文化,追忆峥嵘岁月。
为了深入学习革命传统文化,继承社会主义红色精神,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气221班返家乡调研团队”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和宜昌博物馆,增强对革命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
穿越千年,知州仍在——中国矿业大学书香实践团观看彭城风华
一部以苏轼在彭城的经历为背景,展现徐州山水、诗词、民俗与动人历史的中国首部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暑期在徐州云龙湖上盛大开演。7月24日晚21时,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实践团到…
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乡村振兴势在必行,星火村和石砭峪新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闪亮典范。近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了这两个村庄在乡村振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上午,我们首先采访了星火村党支部副书记…
二师学子三下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大学生网讯7月26日(通讯员蔡鸿博)为了更好地使新时代少年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6日去往仙桃市沔城南桥村“弘扬传统文化,坚…
中国矿业大学书香实践团赴苏轼文化研究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7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踏徐州大地,寻苏轼精神”书香实践团队赴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开展实践活动。苏轼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湖北学子三下乡:安全急救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6日电。京山市杨集镇镇中心小学,我们开展了关于小学生急救措施的课程,分别从气道异物堵塞;人身意外伤害;中暑;触电;烫伤和交通事故这六方面进行讲解。在开课之前,老师向学生们提问有…
习俗文化的了解
教会小朋友们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美德是有必要的,那么了解一些有关于节日的知识也是有必要的。他们也许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汤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习俗究竟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