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西尧村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王一宇

西尧村,一个位于山区的乡村,正以积极的姿态努力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7月18日,我们前往西尧村进行了线下调研,和党支部书记张生以及党支部委员趙铁成进行了深入交流与采访。他们分享了西尧村的未来规划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展示了他们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努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于西尧村口的合影

党支部书记张生向我们介绍了西尧村的未来发展规划。他提出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他们的关键战略。在第一产业方面,西尧村主要种植黄桃、蓝莓、牛肚菌等高品质农产品,倡导走精品路线,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在第二产业方面,他们计划与企业展开合作,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减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同时,通过促进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他们希望在第三产业中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西尧村。

然而,西尧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张生指出,目前西尧村的宣传力度不够,这导致很多人并不了解西尧村的发展潜力。另外,人才外流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留住更多有能力、有创意的年轻人,为西尧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西尧村老龄党员较多,需要更好地关注他们的福利和需求,凝聚老年党员的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图为张书记正在为实践团成员们积极讲解

在采访中,党支部委员趙铁成向我们介绍了西尧村在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他提到 ,西尧村实行村务一季度一公开的管理制度,通过了解民意,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村务管理,增加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他还表示,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他们希望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拓展市场渠道,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西尧村的优质农产品。此外,他们还注重环境保护,专门治理污水,进行卫生考评,通过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

西尧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充满希望和机遇。通过采访党支部书记张生和党支部委员趙铁成,我们了解到西尧村在产业融合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努力和规划。从种植优质农产品到与企业合作,从推进农家乐和民宿发展到注重村务公开和环境卫生,西尧村的措施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图为西尧村党群服务中心全貌

然而,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宣传力度不够、人才外流、老龄化等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但是,西尧村的努力和经验给我们展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通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乡村振兴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正在关心村民生活情况

西尧村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努力和奉献。每一个人都在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和农民的幸福。只有通过全面的推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西尧村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探索更多创新举措,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入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尧村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乡村样板,为其他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性、现实性和长期性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打造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党史教育,牢记使命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5日电(通讯员贺佳乐)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以红色文化浸染支教课堂,助力农村建设,振兴乡村教育,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引领青年自觉…
大棚农业小葡萄 直播助销高经济
(通讯员李克庸杨儒峰)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机械学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4日组织了一项“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2022级辅导员李巍峰带领,前往武汉市新…
与希望同行,与助梦同在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吴轩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对残障人员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扶持与帮助,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帮助残障人士的号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残障儿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各…
携爱心之手,圆助残之梦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吴轩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对残障人员与特殊教育事业的扶持与帮助,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帮助残障人士的号召,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残障儿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各…
烟台理工学院一米阳光:分享非遗知识,发扬传统文化
在今年暑期前期,我有幸加入了烟台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米阳光”社会实践队伍。我负责主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橙色板块。并在7月5日-7月12日前往莱山区图书馆进行为期八…
普及普通话,沟通无障碍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26日(通讯员:马彤罗孟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连接全国各地人民的桥梁,普通话有助于消除地域间隔,增强社会凝聚力。本文将探讨普通话的普及现状、宣传效…
坚守初心,拥抱未来
上午,我们开展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在听到警报声后,同学们听从指挥,立刻将毛巾打湿捂住口鼻,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弯腰有序撤离到指定地点。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关注着他们,以防有学生跑太急摔倒发生踩踏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奋力拼搏,逐梦前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6日电(通讯员高嘉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于7月16日在郧阳区南化塘中心小学阶梯教室开展小火柴星火燎援趣味运动会开幕式。本次开幕式围绕如何开展运动会、运动会的项…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大学生网报7月26日电(通讯员李煜瑾)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探寻红色足迹,学习宜都红色运动的历史意义及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青春奋进力量,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服…
安徽学子三下乡:牢记交通法规,严守交通安全
马鞍山7月8日电(通讯员黄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全球交通变得方便的同时,也极具危险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丧生。为了提高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