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农经管学子三下乡:强农兴农,不负韶华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刘洋鑫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农”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革,新农人群体逐步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C位”,在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乡土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夏天,经管青年把目光投向他们,去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这群乐于奉献、勇于创造的“新农人”的“兴农”风采。

01

7月14日,团队成员肖铭堃前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红旗村越雨祥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进行调研,采访“新农人”汪本锋,聆听他的兴农故事。

西瓜是横溪的支柱产业,以黄瓤为主,瓜形较小但脆甜爽口。在对“新农人”汪本锋的采访中,肖铭堃了解到:他引进台湾优势西瓜品种“小兰”,投入资金建设50余亩的大棚,每亩成本可达24000元。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由于西瓜品种优良,为家庭农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家庭年收入已高达30万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西瓜的直销或者供给批发市场的道路越来越难以行进。于是,汪本锋借助抖音、微信等电商平台,采用“电子商务+农业”的模式,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稳定的客源。“下一步,我们想创立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汪本锋笑着向团队成员讲解自己的未来计划。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家庭农场,对西瓜的种植及销售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通过此次访谈调研,团队成员感受到“新农人”积极运用网络等媒介去开发、创新和探索农业的新模式。

02

7月15日,团队成员孟凡前往江苏大庄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调研,采访农业发展路上的“新农人”范思妍。

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大学毕业后,范思妍在一家农业公司工作,发现农民因为买不到好的蔬菜种苗,损失一定的经济利益。那时起,范思妍下定决心投身农业建设,要将自己培育的蔬菜苗种提供给老百姓。

范思妍一边向农科院、研究所专家请教果蔬种苗培育的有关技术,一边系统学习相关农业知识,在范思妍等“新农人”的带领下,公司获得了“全国百优农民田间学校”“江苏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范思妍在南京农业大学“诚朴勤仁”校训的感召下,在强农兴农的道路上身体力行,其个人荣获“江苏省好青年”“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

对于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范思妍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表示要继续发扬新农人不怕吃苦、积极务实的精神。作为搭建科研院所与农民之间的桥梁,范思妍积极促进农业新成果转化,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带领留守妇女学技能,带领农民创业就业,切实服务于农民增收致富一线道路上,用一株种苗助推乡村振兴。

03

7月17日,团队成员赵书浩来到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走访调研阜山镇六合庄村的六合春家庭农场(春浩农业合作社),对农场主李建玲女士进行采访。

在走访调研之前,团队成员了解到:六合春家庭农场是一家以酵素苹果、酵素地瓜等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综合性新农场;同时,六合春家庭农场还兼顾养殖禽类鱼类、种植蔬菜等其他业务,农场主李建玲女士也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新农人”。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六合春家庭农场的特色产品——酵素苹果以及农场主李建玲女士的经营方式、种植方式以及创新发展等。

通过访谈,团队成员发现:以六合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综合农场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且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销售和经营模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包括直播、微商、电商等,以李建玲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农人”也是大家值得学习的对象。

时代之问,青春作答。在希望的田野上,“寻找新农人、聆听兴农声”社会实践团队不断挖掘“新农人”燃动“新农村”背后的故事,展现“新农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良品质和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务实作风。未来,团队持续深耕“新农村”,厚植“学农、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合力奏响“新农人探寻兴农路”的奋进旋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崇德宏药 造福社区
为普及药品安全知识,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走实走深,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7月20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八一社区开展以“崇德宏药,造福社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
曲园学子三下乡:调查贫困学生对资助政策满意度
回顾人类历史,任何朝代都对教育制度或多或少的规定,而在当下作为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国家资助政策,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保驾护航的同时,其对国家的社会公平事业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做好对国家…
南农经管学子三下乡:强农新人树榜样,爱农兴农力践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农”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革,新农人群体逐步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C位”,在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乡土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
深入走访,助困成才
在走访过程中,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小分队成员深入基层,与学生和家长亲切交流,宣传和详细解读国家、我省及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政策,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南农经管学子三下乡:躬耕力行,知农爱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农”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革,新农人群体逐步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C位”,在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乡土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
南农经管学子三下乡:青年热血洒大地,躬耕助农共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农”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革,新农人群体逐步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C位”,在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乡土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
引航青春,筑梦乡村
一方沃土,万千人家。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7月6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实地考察了枣庄市山亭区伏山湾村,对伏山湾村工作进行…
“践行四讲四有暨团员入党回顾”主题团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习践行四讲四有标准,争做四个合格党员,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团委的正确指导下,教育研究院2022级团支部和2021级团支部于2023年7月24日联合开展了“践行四讲四有暨团员入…
踏访小梅山水,领略乡村教育 一一“走入浙丽龙泉,助力共同富裕”团队赴小梅镇开展社会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乡村振兴,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了解龙泉市小梅镇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近…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23年7月24日晚,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021级、2022级团支部联合团日活动在线上腾讯会议举行。此次团日活动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由教育研究院2022级团支部梁艳同学讲解主题团课,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