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的师生来到杭州市富阳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汇总整理调查数据来掌握富阳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程度和影响,以此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止措施和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环境,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富阳区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富阳区隶属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今年二月份,中国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富阳区政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为全省绿色发展做榜样,委托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农业面源污染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成果来对本区农业污染有具体了解,以便对症下药,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畜禽粪便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导致生态失衡、农田土壤环境破坏、农作物减产、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毒害等问题,还会降低农业生产力,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威胁供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专业培训,做好下乡准备
7月8日,老师和同学们开展了关于实地调查的专业培训。本次培训邀请到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朱心宇专家来做实操指导。培训过程中,专家给同学们梳理了实地调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也给老师和同学们解答了问卷调查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比如什么是三产情况,对于农药使用量的填写可以通过农药花费金额来间接判断农药使用量等等,为之后的实地调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走访当地农户,深入实践调查
7月17日,我院师生来到本次实践的目的地——杭州市富阳区,开始正式实地调查。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图,从水系明显、远离生活污水源的角度出发,本次调查地点选在富阳市洞桥镇三溪村、胥口镇上练村、洞桥镇石洋村和胥口镇金慈村。按照计划,同学们分组行动,去到自己所要调查的区域。
实践第一步——大家首先来到当地镇政府,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与各村村干部取得联系。之后同学们前往各个村里,与村内管理农业生产的人员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得知了村里的主要种植作物以及种植类型,了解到本村的养殖业情况。分析当地的抛荒情况后,我们对村里的耕地和在耕面积有了一定了解,并重点关注了当地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情况和农业生产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在采访当地农业大户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大家发现许多村庄都是由大户来开展大部分农业生产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农业正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结合各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同学们发现村里的农业生产以大户、中户生产为主。金慈村和上练村的大户承包了村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农业生产规模。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三溪村所有散户的土地全部归为村政府,然后由村政府统一组织人员种植。本次调查的四个村庄的三产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禽养殖为辅。均采用轮作的种植方式;夏天种水稻,冬天种小麦;化肥平均使用量最多的是磷肥,最少的是钾肥。可以得知,这些村子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都较为标准,均未过量;由于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地膜使用量较少;畜禽粪便一般都进行还田处理,该方面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较少;除此之外,生态沟渠的建设也较为完善,但有小部分生态沟渠处于毁坏状态。因此,本次调查的四个村庄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轻微。
在调查之余,同学们也实地勘察了当地的农田类型、生态沟渠、养殖业还有化肥使用等情况。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还帮助当地农民向上反馈了一些农业生产问题,例如当地的生态沟渠不够完善,导致夏季水稻供水不足等。同时收集了大量考察照片,帮助证实了本次面源污染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总结调查数据,深化实践效果
漫步在乡间小路上,放眼望去,乡间的田野一望无际。禾苗青,水波漾;道路两旁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一派盎然的生机。通过本次实地实践调查,同学们走进乡村,将平时课上的所学所得应用于乡间土壤,不仅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对中国乡村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也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本次实地调查之后,同学们也收到了乡村村委们送来的感谢信。信里表达了村委和村民们对志愿者的欢迎和感谢,也鼓舞同学们日后开展更多相关的专业调查活动,为大家带来信心和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