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深对西安碑林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发扬,动医学院赴西安市调研传统文化实践团7月20日至7月25日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永兴坊参观学习并展开调研。
观碑林不朽,感文化悠久
7月20日,实践团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团队成员们按照展馆顺序逐一参观,仔细听讲,认真记录。博物馆中精美的石雕、历史悠久的石刻经书以及珍贵的名碑真迹另实践团成员们印象深刻,重点参观了汉《曹全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石台孝经》、唐太宗昭陵六骏石刻、清《太华全图》以及大夏石马等。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碑石有灵,翰墨隽永。西安碑林是东方石质历史与书法艺术的宝库,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刻都沉淀着中国人心灵中最重要的文化血脉,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记录着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页,让后人得以窥见。
图为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大夏石马(邓娅茹 摄)
寻非遗底蕴,传文化薪火
7月23日,实践团前往位于陕西艺术博物馆中的陕西省非遗陈列馆,了解陕西非遗文化。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倾听讲解,了解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此外还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一个个非遗物质,感受它们的兴起与没落再到如今的重获光彩,让团队成员对陕西非遗有了更具体和系统的了解,感受文化魅力,更好地宣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图为调研成员在陕西省非遗陈列馆前合影(邓娅茹 摄)
赏秦腔皮影,思文化传承
7月25日,实践团前往西安市永兴坊。在永兴坊内,团队成员观看了非遗文化秦腔、皮影戏的表演。一个照灯,一块白色幕布,几个皮影小人和七位老艺术家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出好戏,其中还融合了华阴老腔,独特的唱腔与方言极具穿透力,让这场表演更加酣畅淋漓,深入人心。一张兽皮,一根线,一方幕布,一盏明灯,各类剧目便在指尖的摆弄中活灵活现,其中当然也需要表演者背后夜以继日的付出。在采访老艺术家时,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皮影戏和秦腔的来源,以及这些文化如今传承的困境:学习周期长,感兴趣的人少,收益较低等等。让团队成员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局势不容乐观,甚至有些艰难,需要在这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宣传和发扬。
图为调研成员采访皮影戏老艺术家(邓娅茹 摄)
此次调研传统文化实践顺利完成,在实地调研和采访过程中,实践团不仅参观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这些文化的了解更进一步,建立起了更强大的文化自信,也对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坚定了弘扬优秀文化的信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利用好博物馆等媒介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文化强国之势才能蔚为大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0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