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步入藕花深处,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橘子加冰- ̗̀ ♡

(通讯员 任思睿)“长夏阴阴万绿非,杖藜转过别峰来;方塘水静无风动,一朵白莲随意开。”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023年6月2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黄龙回龙村荷花池,欣赏荷花,了解乡村特色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且听龙吟

回龙村,因其水系蜿蜒盘旋神似龙形而得名,恰似古诗云,一径烟萝晚翠深,乱云行野乍晴阴。荒亭日落松风过,水碧沙明龙自吟。

黄龙古镇建于明末清初,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汉江流域最大支流堵河上的一个水陆交通要冲。上接竹山,下连阳,拥有舟楫之利。实践队员们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当年,黄龙镇码头密布,樯帆如林,渔舟唱晚,商贾云集,人称“小汉口”。

黄龙古镇历史悠久。康家湾遗址的发现表明事实上黄龙镇远在新石器时代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并一度发展而成为南北文化交锋的分界线。古镇的辉煌却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据史料记载,最初为军事要地。随着人口的增多,商业的发展,军镇逐渐向市镇转变。

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由于有滨江之便利,黄龙镇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国外一些传教士。客商们为了方便商业往来,按照不同的籍贯在此设立了商业会馆,一时间,古镇内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街市繁华,成为当时鄂西北山区的商业、文化、航运中心。

小荷尖尖

社会实践队员们步入荷花池,微风习习,荷池泛起微波,荷叶和花朵也轻轻地摇曳起来,好像在翩翩起舞,眼前的一大片的荷花,让人感到舒适,一层层随风一起一伏,像一片绿浪。实践队员们一边欣赏荷花一边寻找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调研。

通过采访调研,实践队员们发现当地居民通过荷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俗话说:五月花,六月莲,七月八月莲收成。回龙村也迎来了大丰收,从7月底开始,莲子进入收获期,通常到9月份达到丰产期,采摘期可持续4个多月。种植荷莲,既可采摘市场俏销的新鲜莲蓬,又可收获价格不菲的干莲子,还可取挖大众爱吃的莲藕。开花季节时,荷花可美化人居环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业,可谓是一举多得。

同时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当地村民对三民政策的了解度较高,部分村民对三农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大部分村民熟知微信、抖音并熟练运用,少部分了解QQ、快手等,使用短视频时间平均每天一个小时以上,对直播带货了解较少。实践队员们表示应加强对短视频的应用,可以给当地村民进行培训,让当地村民能够熟练运用直播带货带动荷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采访当地村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任思睿 摄

特色产品

调研活动结束之后,实践队员们来到回龙生态文化旅游驿站采访当地的负责人。负责人热情的招待了实践队员,并介绍了回龙村的特色产品:野蜂蜜、羊肚菌、野生葛根粉、石磨面粉、朱庄土鸡蛋、蓝莓酒、苞谷酒等等。其中羊肚菌、猕猴桃等产业取得良好成效。并且,回龙村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统筹规划、分期建设,功能配套、整体提升,全力打造集荷花观赏、智慧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十堰城区西大门的明星村。之后,实践队员们对负责人进行采访询问乡村振兴,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要用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为此,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持续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也要加强农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有效治理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采访当地负责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廖蒙 摄

此次回龙村荷花池之行,让社会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回龙村当地村民关于短视频的使用情况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实践队员建议加强直播带货的作用,让村民熟练运用短视频进行直播带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回龙村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欣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枣院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为进一步搭建我院学生感知社会、服务群众的平台,引导学生成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7月5日-7月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于峨山镇左庄社区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本…
学习英雄事迹 传承红色基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览华夏英雄史,英雄人物辈辈出,英雄美名口口传,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7月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
武汉学子三下乡:天文知识我来探
2023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到达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镇中学开展七彩假期支教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知识,培养学生对于天文知识的兴趣,“圆梦工程”设计了《神奇太阳…
苏大学子三下乡:点亮禁毒星光,助力童心向阳
(通讯员刘玉甜)毒品不绝,禁毒不止。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易受毒品侵害和诱惑的群体之一,开展面对中小学的禁毒宣传能够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7月20日,苏州大学“点火人”实践团携手…
走进南化塘,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6月2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郧阳南化塘,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参观了烈士陵园和纪念馆,深刻感悟到革命者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
二师学子三下乡:爱眼护眼,从我做起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7日电(通讯员柴奇玉)为帮助学生了解近视的原因及其危害,学会正确的保护眼睛,守护“心灵之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分队于7月27日在陈场镇第二小学开展了…
枣院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跨越百年的对话
为了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见行动,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023年7月5日至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
全民协力反诈骗,共建无骗托喀依
2023年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敲响。7月5日-7月11日,是我们微尘出行志愿服务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托喀依乡达里亚阿格孜村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时间,我们舍弃…
“三小”的趣味运动会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陈兴鹏)在乡村小学乡下乡活动中开展趣味运动会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亲身参与了学生们的运动竞技,还感受到了乡村小学孩子们的热情和活力。在…
岳麓山下,打卡千年学府
(指导老师:张啸宇林晨通讯员:杨心妍)7月6日,湘潭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第六党支部赴长株潭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长沙岳麓书院,开展关于“大思政课”视域下湖湘书院文化挖掘与传播的实践活动。“惟楚有材,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