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记忆,探秘仡佬文化
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印记,在仡佬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7月2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多彩遵义之行,踏寻红色足迹”实践团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路途中来到了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听文物讲述仡佬民族文化。
志愿者向实践团介绍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蒜头口铜壶,它是青铜质地,通高37.5厘米,头做紧紧相拥的蒜瓣状,代表着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在镇馆之宝旁边的是陶辟邪摇钱树座,它是由考古学家发现筛选出来的105片碎片,一片片拼装后组成的一座精美的陶辟邪摇钱树座;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的穿索钱串,它的价值不在于钱币本身,而是穿钱币的棕绳,当钱币在岁月的长河里逐渐腐朽,而这根棕绳两千年来却依然保存完整。除了以上的三件文物,还介绍了行灯、提梁带盖铜鼎、铜钲等文物。

图为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蒜头口铜壶” 李倩供图

图为志愿者向实践团介绍陶辟邪摇钱树座 李倩供图

图为有两千年历史的穿索钱串 李倩供图
据了解,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文物库房约1300平方米,展出的馆藏文物有1227件(套),一件件文物讲述的是秦汉文化、巴楚文化、峡江文化在务川交融汇聚的历史,博物馆还全面收藏了仡佬族人历经迁徙、生产习俗、民居习俗等方面的文物,组成的是独具特色的仡佬文化,对研究汉朝对西南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商贸,汉文化的传播以及鸟江流城的建制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一座具有仡佬族民族风情,展现民族特色和人文历史的精品馆。

图为务川得名的“丹砂古县”的文物——朱砂矿石 李倩供图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贰纸牌 李倩供图
一件件器物,一枚枚钱币,都是会讲故事的文物,讲述着仡佬先人在贵州大地生产生活的场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弘扬者,红色文化的践行者是重要的。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民族记忆的活态延续与人类文明的历史瑰宝,深入研究和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在务川仡佬民族文化博物馆合影留念 戴领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