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访聚“常青”学堂,擎画共富蓝图——赴宁波奉化滕头村“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李雅茹

访聚常青”学堂,擎画共富蓝图

——宁波奉化滕头村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

2023年7月6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公共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王泽霖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调研滕头村村内基本情况、企业发展状况与共同富裕建设经验,以期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在滕头村乡村振兴展览馆前合影

下午,实践团成员到达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教研部主任袁霞在滕头村展览馆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滕头村发展历程。袁科长娓娓道来,“滕头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滕头村的红色党建、绿色发展、社会治理、奋斗历程、发展成果等8个方面出发,对滕头乡村振兴的示范意义有了深刻认识。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成员倾听讲解员解说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奉化区区委党校副校长陈礼明、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梅宝明、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教研部主任袁霞、滕头村村干部傅一诺一同前往乡村振兴学院,就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具体发展和未来规划等内容进行深度访谈。在前往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的路程中,袁主任还为实践成员介绍了罗汉松的种植意义,其既可以美化环境,也推动打造了滕头村的植物景观产业。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成员在聆听讲解员介绍罗汉松的经济效益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员介绍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历史

通过与陈礼明校长、梅宝明院长、袁霞主任的访谈,实践团成员了解了滕头村的基本人口、资源、产业状况。座谈会上,滕头村青年干部傅一诺对本村一二三产业及新业态发展情况做出了具体介绍:滕头坚持生态立村、发展生态经济,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坚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他指出要从创业、产业、人才、服务、就业五个方面带动产业发展,爱伊美、农创中心、旅游业、高科技产业、滕头集团、自主创业等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滕头村集体经济。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成员们在滕头村村委会展开访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应运而生。”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执行校长梅宝明针对学院目前开办的乡村振兴五大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根据不同地区的诉求打造数字化平台、推出公益课堂等智慧化方式把线上课堂做大做强。对于项目的创新性发展,他表示要根据现实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灵活课程安排,调整外省分院的培训方式并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培训成果。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与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开展交流讨论

实践成员们来到滕头村,对村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通过走访乡村振兴展览馆、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常青滕共富经验的画卷在实践成员面前徐徐展开。共同富裕是近年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也是真正为乡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的方向引领。滕头村全域正如一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传承着红色,洋溢着绿色,充满着希望,实践着梦想,谱写着一曲美丽乡村曲。

公管学院“踏足滕头,共富‘滕’飞”实践团成员在滕头村展览馆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义务维修在社区,传递爱心与温暖
本次实践团队的主要任务便是义务维修、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团队志愿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但它又是伟大的,因为它让在有限范围内的居民露出笑容,让…
三下乡活动的学习心得
在参与了一次令人难忘的三下乡活动后,我不禁感慨万分。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美丽和勤劳,更让我明白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第一段:认识农民的艰辛三下乡活动中的第一…
人文学子三下乡|促进民族团结,探究苗绣记忆
2023年7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团赴酉阳花田何家岩,深入了解当地的苗绣技艺和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在何家岩村史馆,学子们参观了丰富的展品,了解了何家岩村…
“激发湖笔新活力,共富人文新湖州”调研实践团前往善琏湖笔小镇开展调研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激发湖笔新活力,共富人文新湖州”调研实践团赴南浔区善琏湖笔小镇开展调研。本次活动以“乡村振兴·文化铸魂”为宗旨,旨在从专业角度精准服务湖笔文化宣传。壹人大代表座谈会调研座…
让青春之力注入“非遗”文化,让青年学子感受“号子”之美
(通讯员吴志豪)千里长寿,风光无限。长寿早在七千多年前便有了原始人类活动的痕迹,直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四川东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长寿时称巴国枳邑。得益于长寿得天独厚的土地肥沃…
传承经典,佳“偶”匠心实践团探寻高州木偶戏的文化艺术之魅
广东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佳“偶”匠心实践团,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使命,踏上茂名高州之旅。实践团于2023年7月5日至茂名高州的冼太庙、高州博物馆及木偶传习所展开深入参观学习,并…
观中国杂技,品传统之美——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
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国杂技,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鲜衣怒马少年实践小队于7月17日开展了对于中国杂技这项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小队成员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杂技这…
参加暑期三下乡的感悟
作为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大学生,我深感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感悟和收获:了解农村生活与挑战:走进农村,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他们的辛勤劳作让我深感农村的发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缘共促边疆情图文稿件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石榴籽小队于7月14日,为了解当地居民对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贯彻落实程度,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访问维族人家吐尔逊姑丽一家。…
访问红色展馆,传承革命精神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1日电(通讯员牟陈博)2023年7月19日,“自强思源”社会实践队6名调研组队员带领2位“红色记者团”学生前往位于五眼泉镇拖溪村的宜都红色故事馆和胡敌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寻访课”,本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