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青春知旅,寻梦真恒”小队来到了位于盐城市大丰区的中国知青主题馆。作为国内首座大型知青文化主题馆,整个展馆共有三大主要展厅,在对中国知青运动概况介绍的同时,以曾经为大丰沿海开发做出突出贡献的知青故事为创意基础,对知青年代人、事、物进行生活再现和史实互动。
图为小队成员初入展馆。通讯员 华陈宇 摄
在进入展馆后,小队成员沿着展览路线,一路感受着知青运动的发展。建国初期,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以及解决部分城市的青年就业问题,我国组织城市年轻人移居到相对偏远的农村建立农场,并动员来自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就是最初“上山下乡”的雏形。展馆便是基于此背景建筑而成,存放这大量那个年代的物品资料。成员们在观展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许多相关信息,对该运动背景有了深入地了解。
展馆内除了有介绍知青“上山下乡”发展的各种史实文献,小队成员还发现该场馆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其一比一还原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复刻的居住环境模型。成员李宝菱还亲身体验了缝纫机,她说道:“这些物件只听起过家里爷爷奶奶说过,粮票、大通铺、胶片机…… 这些都是时代的印记,现在是很难再见到了。”
图为小队成员体验缝纫机。通讯员 华陈宇 摄
展馆的空间很大,它用丰富的物品向游客们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小队成员们按着展馆的指示一路前行,从家庭用具到建筑样式,从生活起居到学习工作,成员们接触到了知青们当年身边的种种物品,详细了解了知青们的生活环境等信息。通过展馆成员们也注意到,知青们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仍不乏娱乐。展区内展出了钢琴等乐器,并介绍他们是如何娱乐放松,足以表现知青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随着展览的继续,成员们不仅看到了这些能表现知青生活特征的物品,还看到一些对知名知青的介绍,包括习近平总书记、《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等,成员们也因此对知青的了解有了进一步深入。
在那个时代,知青们通过参与农林渔牧水利工程等各类生产劳作,从学生变成了劳动者。他们通过坚持政治文化的学习,通过结合当地的农、工、商方面的劳动实践和学习,从理想走向了现实。他们历经了在城市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物资贫乏等各种艰辛,克服困难,怀着激情,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进行生产建设。他们无论在农林场还是农村插队,都积极地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与队友、百姓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图为展馆内展示的献给知青的锦旗。通讯员 华陈宇 摄
年轻的知青们从繁华的城市奔向祖国的边疆和广阔的农村,他们用蓬勃的青春热情战天斗地辛勤地劳作,为国家与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留下了人生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小队成员们在观赏该展馆后纷纷表示震撼不已,对知青们表达了由衷的称赞与敬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6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