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团来到了南京明故宫遗址参观学习,体会时间历史流动之下的秦淮风华。为了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团特地联合组织了本次的参观活动,从一砖一瓦、一书一文当中探索古老辉煌文明的历史血脉和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
来到南京明故宫遗址,扑面而来的就是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掩映在白墙红瓦之下的是历史的几度更迭,这里所展示的藏品也都是浩瀚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在我们看来,更接近于一场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和展览,是和各朝兴衰历史的短暂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京明故宫前留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忠义供图。
我们是观察者,观察着百年风光,历史一瞬。在藏品展示区,我们隔着透明的玻璃柜子欣赏留下来的历史文物,零零碎碎的藏品,浩瀚而又渺小,穿起了每一个历史的瞬间。在唐宋展区,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陶俑,这些陶俑或坐或立,在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着后来的人。展出的文物就像被定格的时间,我们透过文物来触摸历史,感悟文化,通过那些文物就能够触摸到时间的流失。陶俑身上的刻画着历史的痕迹,玉璧的每一个纹路里面隐藏着失去的时间,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展品,反复就真的能够看到流动的时间,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直勾勾地趁现在我们面前。实践团的成员还在讨论,在古代,究竟是怎样的巧夺天工才能够铸成这样精巧繁复的文物,又或者这样一件巧夺天工的文物又要凝结着多少人的心血、辗转过多少人的手中?
图为实践队员袁忠义在参观明故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忠义供图。
我们是聆听者,风雨轮回,时序轮转。感谢讲解员的解读,让我们听到了文物背后的声音。从最初建成的时候开始,明故宫就凝结着中国封建王朝迎来新的高度的自信,这时的声音是雄浑有力的,是气势磅礴的,带给世界一个强盛的、骄傲的王朝的震撼。在一百段年前的炮火声中,明故宫的呻吟是悲痛的、绝望的,大量历史文物被破坏、被损毁,这时的明故宫的声音充斥着一个民族被欺侮的不甘与沉痛,是一个民族始终不肯弯下脊梁的铮铮声。风雨之后,是新的海阔天空,明故宫有了更多的时代之声,是开放、是包容、是古老的传承、是时代的新生。数以万计的文物用千百年来的沉淀,讲解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兴衰荣辱,南京,一个六朝古都,声音更是雄浑有力。历史的回声在明故宫激荡,承载着几千年的重量,是来自千百年前的呼声,荡气回肠。
图为实践队员袁忠义在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忠义供图。
我们是传承者,继承百代,创新融合。在明故宫我们见识到了现代技术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数字藏馆,每一件文物的来龙去脉都能够展示地十分清晰,数字扫描的文物被永远地留在网络的空间里,拥有自己的数字ID。通过参观数字藏品,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仅是数据的详尽,更是古老的文化能过依托着新技术展现出来更加磅礴的生命力,时代赋予给文物的价值更加珍贵而隽永。陈列在玻璃柜中的藏品最终会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用最流行的方式,把最古老传统的文化传播给世界。
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使我们的幸运,是时光的赠礼,透过文物,能够看得到历史流淌的曾经,而且时光总是要向前走去。我们不是这些文化唯一的所有者,我们是欣赏者,也是传播者,更是传承者。让文物在时光的长河里永不枯竭,就要让文物在新时代拥有“新内涵”,兼顾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新意,把传承和创新融合,把文明和精神传播下去。
通讯员袁忠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