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时代,流动世代。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口呈现流动状态,其中流动老年人口占据了一部分。为了调研“老漂族”在宁生活状态与地域身份认同,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赴南京市调研老年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去往火瓦巷,大润发超市和郑和公园开展调研问卷采访。
(图为受访爷爷面对镜头)
早晨六点半,团队成员在宿舍楼下集合商讨今天的活动范围和目标达成,队长殷浩明指出:“要重点关注外地来宁生活的老年群体,多挖掘他们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争取今日调研成果更加丰厚。”团队成员16人分为两队分别前往目标地点进行实践活动。
(图为队员孙浩瀚正在采访奶奶)
一队首先来到大润发超市,由于早晨时间短暂,老年人大多都急于买菜回家,给实践队员造成一些调研困难。尽管如此,通过良好的态度和耐心的说明大学生暑期实践来意,实践队员访谈了十位左右的老年人,迈出了今日调研的第一步。在买菜高峰期结束之后,实践队员来到郑和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老年生活状态和方式,有的在散步闲聊,有的在舞剑舞球,有的在慢跑下棋,这是属于老年人的城市印记。实践队员们深入调查,队员陈秋怡在公园长廊里访谈了一位65岁的老爷爷,他来自南京市泗洪县,退休后便来市区帮助子女带孩子,三年如一日,生活规律悠闲,对南京有着很高的评价。“这里绿化很不错,水质优良,空气质量优,我很适应这里的生活,也有诸多要好的朋友。”往公园深处走,队员陈基昱访谈了一位正在打太极的抗战退伍老兵,他今年82岁,年轻时因为工作调动来到南京,在宁生活了60年,爷爷说:“南京福利制度非常完善,对老年人有很多政策性照顾。你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图为队员们在郑和公园里与爷爷交流)
二队来到火瓦巷,访谈了住在附近小区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早晨出来买菜或者晨练结束回家。队员刘珊访谈了来自上海嘉定86岁的汤爷爷,1954年来到南京工作,今年是他在宁的第六十九个年头。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生活状况,刘珊帮助汤爷爷买菜,将爷爷送至家中,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老一辈的过往风云和如今平淡规律的老年生活。汤爷爷1937年出生,年轻时是五级工艺师,做着机器制造工作,也参与了南京城市建设,历尽艰难岁月,对社会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告诉实践队员:“大学生要多体验生活才会有经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研组组长吴浩在结束一天的访谈后感悟道:“我采访的老人大都觉得生活很幸福,有一位是几十年的党员,每年的退休金还有增加,日子很富足,感谢国家的政策。”
(图为队员吴浩与奶奶交谈)
时代在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也在持续增加,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天的访谈,实践队员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接触。老年人有着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们助力着上个世纪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启发实践队员保持积勇往直前的动力,丰富实践队员的社会经验,两代人相遇,交过时代的接力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3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