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科学子三下乡:科技赋能医药产业,助力守正创新传承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张伟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3年7月27日期间北京科技大学“文启宁咏”社会实践队前往吴忠市中医药非遗展示馆,在那里有幸采访到了陈氏中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堃和陈人欣先生。

(一)悉知医药流脉,领悟中医真谛

队员们首先耐心倾听陈人欣先生讲解中医药发展历史和相关杰出人物。在远古时期,祖先们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发现了它们独特的治疗效果,这为中医药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医药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奠定了中医诊断的基础。李时珍经过数十年的辛勤采集,编撰出了《本草纲目》,使中药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张仲景根据临床经验,创作了《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可以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库。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医药工作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丰富这一宝库的内容,使中医药光芒传承。只有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才算不负历史所托,不负前人辛勤耕耘。

图为陈人欣先生为队员讲解中医药学相关历史瞬间

(二)解读药用本草,悟万物共生

其次陈氏中医第四代传承人陈堃先生向队员展示中医药常见的原材料以及相关做法。中医药的原材料种类非常多且部分材料药用价值巨大。在之前阶段很多动物原材料都是直接从猎杀方式直接获得的。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种方法也逐渐的被大家所抛弃并逐渐的从其他方式获取来保护动物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介绍相关做法的时候,队员亲手处理药材,感受中医药独特魅力。万物互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医药讲究朴实无华,顺应自然继承这种理念,发扬光大。利用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中医药的智慧与仁爱传承下去。

图为陈堃先生向队员介绍药材瞬间

(三)科技赋能医药业,创新传承医道

然后科技赋能了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陈氏中医通过运用VR等前沿技术,与当代年轻人进行有效的文化共鸣,将中医药的精髓传承下去。队员们戴上VR眼镜,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他们可以亲身体验采药的乐趣,运用手柄采摘珍贵的中药材。药材的名称、功效等信息会在采摘过程中浮现出来。队员们不仅领略到采药的乐趣,也对中药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这种与时俱进地传承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有了VR和其他高科技的介入,原本较为枯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科技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可能。

陈氏中医坚持本心,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既保持了医典的本真精髓,又进行了富有创新的传承方式改革。这使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标志着中华文化与高科技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既保持了医学文化的根基,又拥抱了科技进步的可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医药依然可以站稳脚跟,并发扬光大。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成功尝试,也将鼓舞更多传统文化行业进行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队员体验VR瞬间

(四)洞彻医药现状,担当弘扬文化使命

最后队员针对中西医差异以及传承做法对陈氏中医传承人陈堃先生进行采访。陈堃先生认为:

中医是先人总结临床经验得出的医学体系,西医则是近现代不断科学验证而建立的医学体系。两者虽源流和方法不同,但都以提高健康水平、服务人民为宗旨。正如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的两条不同路径,两种医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造福人类。不能简单地将其对立或评判高下。与此同时,陈先生也提醒人们注意到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困境。中国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遗产,但真正开发利用的只占极小比例。中医药市场中,海外市场规模已达93%,国内只占7%。不少中医药文化更是被国外先行申请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果不重视传承和创新,不增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这些古老的医学智慧有失传的可能,也难以在世界范围发挥更大作用。为此陈先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医药发展传承和弘扬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陈堃先生的见解让人深思。中西医虽有差异但本质一致,中医传承创新事关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以中医药之力赢得国际尊重。这不仅关乎医药事业,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之路。

图为队员采访陈氏中医传承人陈堃先生瞬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并且社会要加强对于中医药学的重视,让中医药学不被时代所遗忘。

图为小队成员在吴忠市中医药非遗展示馆合照瞬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青春走基层,共创低碳社区
(通讯员邵依娜)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口社区开展调研活动。调查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宣传低碳生活…
再见了,崔李高利小学!
今天就是支教的最后一天了,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开始收拾行李,收拾的时候还是有点不舍,收拾了一会儿,我们去班里看了看,上午是孙老师的课,今天上午每次的课间总有学生来寝室门口找我们,他们似乎也很舍…
社会实践 “情牵留守,爱暖童心”7月3号
近日,一群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们在中国各地展开了一场感人至深的义务支教活动。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走进贫困地区的学校,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和关怀。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展了一次针…
武汉学子三下乡:走进非遗课堂,感受草木魅力
武汉学子三下乡支教团队在湖北省仙桃市塘湾镇的希望家园开展了一场草木染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活动当天,学子们利用塘湾镇丰富的自然资源,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蓝莓…
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市“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文化调研团 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济南先烈事迹、学习红色革命精神,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市“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文化调研团于2023年7月22-24日往济南英雄山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并调研馆内游客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采访景…
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崂山区“寻找城市记忆”调研团:追寻城市记忆,指导美好未来
为寻找城市记忆,探寻城市历史,2023年7月12日至7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城市记忆”调研团赴往青岛崂山区青岛市博物馆,探求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经历的风霜雪雨。第一篇章:古韵悠长循着《青岛史话》…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助学,一心逐梦
为推动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积极响应全国“希望家园”的建设,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志愿服务队来到了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寒溪社区开展了为期半月的爱心支教活动。本次支教以推动青少年健康…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三下乡”团队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开展“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对当地的第一任驻村干部的儿子高志飞和专班主任(驻村)周文东分…
“青听浙Young的声音”实践团宁波分队:科技引领,守正创新
为了更好地感悟“八八战略”实施和优秀青年对祖国工程技术建设的努力和奋斗,7月25日青听浙Young的声音暑期社会实践团宁波分队对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管理工程师、团委副书记金超先生进…
保护祖国的璀璨花朵,护航未成年的一片蓝天
库车市阿拉哈格镇,于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在检察院和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普法宣讲团的共同努力下,多个乡村共同沟通达成一致的举行普法宣讲。该宣讲旨在营造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降低青少年受侵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