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红色文化对部分乡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观察团来到了陕西榆林米脂县的高西沟村和杨家沟村进行了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团队成员采访了当地一些党员干部,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在他们的回忆下重温了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首先采访了对高西沟村第一任驻村干部儿子高某。高同志讲述了他本人年轻时在铜川、杨凌的经历,后来受其父亲影响返乡,投身于农业建设。其中高同志提到当时的干部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集体”,能够看出当时的党员同志竭尽全力推动家乡发展的态度。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从上至下弱化,部分同志积极性弱,思想觉悟不够,无法做到为集体尽心尽力;分红政策存在弊端,干部们得到的远比不上付出的多,这样无疑也会挫伤同志们的积极性。观察团负责采访的同学跟高同志聊了很长时间,感觉受益匪浅,高同志很伟大,和他父亲一样,二人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光芒。
然后是对高西沟村驻村书记的采访。观察团们着重向书记探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党群建设问题。采访成员们提到他们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黄河里面的水没有咱高西沟的一片泥”,书记回应到,六七十年代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比较好,利用地形优势,开展特色种植业,像“山地苹果”、鱼塘等等。采访成员们还在实地观察到了一个问题:当地的农家乐数量较少,如果短时间内有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可能会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书记反映,目前村子里只有两三家,其中多半是村民自己经营的,规模较小,而且现在也不是旅游的旺季,生意不是很好,有一家是外包的,但用的是当地的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采访过几位党员干部后,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共同点就是,都很有责任感,很愿意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小到生活中的琐碎,大到村庄的管理,不管什么事情,任何时候,他们都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群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只有加强党群关系的建设,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有效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今天的实践与采访活动,观察团的成员们都很投入,接受采访的干部们也都很配合,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平易近人,易于沟通。无论何时,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任何事情也都应该考虑到人民的根本利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