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为响应国家百年党史学习的号召,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推进党史教育,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2023年7月初,我们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团队有幸在今年暑假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我们前往夏布绣的发源地——江西省新余市,寻访红色传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夏布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二十八绣种之一,同时也在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以中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盛产的夏布为绣地,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俗称“麻布刺绣”。夏布的质地和细腻的绣工结合,强烈的对比反差让夏布绣带着一种艺术冲击力。克服技术难题并且加入巧思,缔造夏布第一绣的关键人物就是夏布绣代表非遗传承人——张小红。“以麻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张小红不仅改良了夏布的品质,还创新出6种针法,将民间麻布绣升华为夏布艺术刺绣。
此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前往江西省新余市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前去当地了解民众对夏布绣的了解,并倾听了当地的人诉说的关于夏布绣的故事,为之后的夏布绣的发展准备好丰富的素材。其次,在参观访谈之后,通过做演示文档和课件然后通过直播的方式讲述夏布绣的红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并在新余市的活动结束后在各自家乡开展实践,主要活动为开展面对面的讲授工作以及组织线上观看夏布绣相关视频,发放问卷以及宣传资料。此次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夏布绣博物馆,真实地感受到了夏布绣的魅力,夏布绣的造型呈现出明显的环境地域性,寓意体现出纯净的乡土平民性以及象征中的世俗生活理想性。夏布绣作品常常以自然的元素为主题,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和谐的场景。绣制的过程中,艺人们注重捕捉生活细节,使得作品富有真实感,并且在布局结构上体现出雅俗共谐的特点。我们还采访了张小红女士,感受到了她对于夏布绣的初心和热爱,不得不感慨他们是伟大的,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延续,才能让我们青年一辈有所感悟。采访过后,我们亲身体验了夏布绣的制作过程,手艺的精湛可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一针一线的绣,足以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但是当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又会颇有成就感。可能这也是手工艺品的魅力所在吧。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考察地点。
夏布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它以精美的图案、细致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而著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夏布绣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夏布绣的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许多传统手工艺人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这门技艺传给后人,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夏布绣的制作中来,为这门手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夏布绣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装饰品和礼品之外,夏布绣还可以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例如,有些设计师将夏布绣元素融入到时尚服装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服装款式;有些家居用品品牌也将夏布绣作为设计元素之一,推出了各种精美的家居用品。最后,夏布绣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夏布绣产品。特别是在国内旅游市场的推动下,夏布绣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旅游纪念品。总之,夏布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新的工艺和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这次实地考察教会了我们更勤奋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事业而奋斗。新时代,青年一代更要牢记党史,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诉说中国的文化故事,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始终植根中华文化沃土,不断汲取创新实践滋养,我们必将汇聚起磅礴的文化力量,奋力谱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