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地走访调研 以非遗传承促乡村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宋雯丽

实地走访调研以非遗传承促乡村发展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0日电(通讯员 宋雯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非遗参与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为进一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聂家庄泥塑的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入乡求真”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实地调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泥塑促进乡村发展的情况。

初探泥塑奥秘,了解泥塑起源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了社区的接待中心了解聂家庄的泥塑起源,工作人员热情地跟我们介绍到: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歌谣传诵至今。工作人员还说到,泥塑的地域性很强,其产生通常是由于当地有适合于做泥塑的土质,所以,泥塑大多都是就地取材。聂家庄泥塑的用料就是当地一种特殊的粘土,被村民称作“红岗子土”。这种土只在聂家庄存在,是不需要烤和烧的抗拉性强的土壤,因而十分有利于泥塑的发展。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聂家庄村泥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亚婕 摄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聂家庄泥塑文化艺术馆参观,对聂家庄泥塑传承和发展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参观,队员们了解了聂家庄泥塑的历史与发展、聂家庄泥塑的艺术特征等,从主题各异的泥塑作品中,不仅感能够感受到聂家庄泥塑悠久的历史气息,又能体会到浓浓的现代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内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亚男 摄

采访民间手艺人,感悟百年匠心

“取土、和泥、制模、脱模、彩绘、上油……一个人一天能做近百个泥老虎,每制作一个泥老虎就需要这十来道工序,哪道也不能马虎。”被采访的村民向我们介绍道。很难想象简单的一团团泥巴就这样在村民手中,被变戏法似的捏塑成了生动可爱还会发出“呜呜”叫的泥老虎作品。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提到聂家庄泥塑如今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泥塑制作辛苦而且利润不高的问题,“我们考虑过线上售卖的方式,可是泥塑本身易破损、不宜运输,如果运输路程较远,无论做多少保护措施,都不能使它毫无损坏。”这是他对泥塑发展最大的担忧。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居民询问了解聂家庄泥塑的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骏 摄

实践队员还有幸采访到了国家级非遗聂家庄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鹏师傅。聂鹏师傅致力于聂家庄泥塑的传承创新,将文明创建融入泥塑“两创”发展,扩大“山东手造”聂家庄泥塑知名度。在他的家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将泥塑与素描、油画、卡通形象等结合巧妙的作品。聂鹏师傅为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聂家庄泥塑——它是全国泥塑艺术中独具型、色、声、动四大特点的泥塑品种。在他的努力下,传统的泥塑技艺能够得以创新,与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与时俱进的泥塑作品。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国家级非遗聂家庄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牛爽摄

传承泥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包括泥塑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递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振兴,展现出经济价值。经过本次调研,实践队员们对聂家庄泥塑的制作过程、发展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聂家庄村的泥塑文化和民间艺术,更希望当代大学生能作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燎原,奔赴山海——文学院星野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见面会圆满举行

4月25日晚7点,一场充满期待与热情的相遇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博雅楼205悄然展开——文学院星野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见面会盛大开启!此次见面会共分为六个精彩环节,包括团队介绍,自我介绍…… 星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最新发布

坚持让生活更出彩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在某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今天我们进行了甲骨文广播体操汇演,我们排好队列就开始汇演了。小朋友们一个个都表现的很好,动作尽量做到整齐划一,跟着音乐节奏完整地连贯的地做完…
枣院三下乡:宣扬二十大精神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实践团赴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活动。实践团成员结合相关史料照片,带领游客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学习革命先辈为国、为…
访剪纸非遗传承人 品传统文化新活力
剪纸(又名窗花),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形成与流传与中国的节日风俗有关,同时也紧密结合了当地的风俗特色。在陕西省合阳县,剪纸已然成为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一大象征,提到剪纸,合阳当地的人…
守护健康,共建美好未来——禁毒防艾主题活动
一、活动背景在当前社会上,毒品滋生渐趋猖獗,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进而大力发展和推行各种反毒措施来有效遏制毒品的滋生,保障社会的稳定,今年暑假我们将前往天津市…
湖北学子三下乡:星星之火可燎原
为学习红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2023年7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遗琼花”启为创新团队前往顺德博物观参观学习顺德革命历史。顺德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广东较早开展活动的地区直之一,在早期的共产党员们带来的革…
汽院学子三下乡:汽院星火,点燃希望之星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湖北学子三下乡:下乡支教,携手共育新苗
2023年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来到黄冈浠水县进行支教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帮助乡村儿童更好的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将儿童当成自己的伙伴,更好的去了解儿童心中的想法,加强…
西农学子三下乡:深入西同鞮,探索振兴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7月17日至7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合阳县同家庄镇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合阳县同…
以梦为马 扬帆起航:“偕行筑梦团”宜昌支教队启程
2023年7月7日上午7时,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秭归支教队10名成员前往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沙镇溪小学。次日上午,沙镇溪第三届“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少年宫“七彩假期”夏令营开营仪式于沙镇溪…
十堰学生三下乡:扶残助残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