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成为草业发展的新引擎,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用途越来越广泛,渗透的行业也越来越多。7月8日至7月11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小草大产业”赴泰安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地调研家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多种方式对相关产业体系深入学习,在发展草产业的过程中发挥草的多方面用途,开发最大价值。
泰安市宁阳县因地制宜发展艾草种植产业,以草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7月8日,实践团队前往宁阳县林业保护发展中心进行访谈,与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孙维国和技术科长、正高级工程师王雷对于宁阳县艾草种植产业成功发展为富民产业相关问题展开交流,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宁阳的特色种植产业特别是艾草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王雷科长表示“草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高度重视草产业发展,草业科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巨大”,孙维国主任也表达出对于草业学子返乡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力支持。
随后在王雷科长的带领下前往文庙街道艾草基地,该基地是在2019年底,省派宁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下,流转了巩家堂村土地一千多亩打造的“千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也是当时省内唯一一家连片种植的千亩艾草产业项目。调研期间,队员与基地负责人张宪峰展开访谈,深入学习了大面积艾草基地的种植管理技术,详细介绍了艾草的种类特征和功效作用。
队员提出:“作为附加值高、辐射带动效益强的新兴绿色产业,艾草产业提升附加值的方式都有什么?” 张宪峰说:“艾草全身都是宝,不仅能制作艾条供艾灸用,还能制作艾香、艾柱、精油等,艾草适应性强,房前屋后都可生长,营养丰富,还是一种良好的饲料添加剂。”
在调研中,成员们在王雷科长的带领下又到宁阳县堽城镇走访了蕲鲁珍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不断对艾草种植生产基地进行规划与建设,对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加工等严格控制,艾草种植投资少、见效快,一年可以收割三到四次,该企业现已提炼出探索加工经济效益倍增的艾柱、艾绒、艾茶以及艾草精油等多款创新产品,打造出一套完整丰富的艾草产品线,实现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产业链模式。团队成员脚踏实地、分工合作,参观学习了艾绒原料加工、艾条艾柱生产的过程,深入田间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艾草种植和生长情况,对于艾草的种源,在生长过程中遇到杂草和病虫害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以及艾草现阶段新增的产品业态等问题,负责人孙本顺做出了相关回答。
饲用草主要用作家畜饲料,包括牧草和饲料作物等,为了探寻饲草来源及种类,实践团于7月10日于泰安市新泰市展开调研。队员们首先前往刘杜镇南盐店的养牛场,由场主带领一同观看牛的饲养情况、饲草种类及其饲料储存地。随后到达新泰鹿丰梅花鹿养殖厂,调研了梅花鹿的生活地以及储存的粮食,后询问梅花鹿的饲料种类以及是否给梅花鹿喂苜蓿,场主回答饲料一般从固定的饲料产地收购,并且知道苜蓿饲料以及苜蓿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是由于苜蓿的价格较高,只会偶尔采购一些苜蓿喂给梅花鹿。最后前往泰淼食品加工厂,经走访得知此加工厂的产业链十分完整,有固定的收受原材料的途径,制作加工过程也在严格的管控之下,而制作出的饲料也会售予固定的合作伙伴。经调研,此厂所加工的饲料成分与养殖场所需要提供给牲畜的营养成分一致,而苜蓿大多制作成青贮、调制干草、粉碎成干草粉、制作颗粒饲料等方式。
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作为丹参的主产区之一,形成了“种、购、销、加”一体化的丹参产业发展格局。7月11日,实践团前往龙廷镇大沙坡村实地调研,淡紫色的小花呈梯田状铺满了田间地头,微风一吹,成片的小紫花随风摆动,层层叠叠的围绕在山坡上,辅以远处墨绿色的大山,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队友们跟随农户前往自家的丹参地,仔细观察了丹参的形态特征,并且认真学习了收丹参的方法。“一天能刨两袋子,就很不错了,就是比麻袋小的袋子,必须好好保存,怕他冻霜,烂了也卖不上价钱”,因为它的娇贵,除杂草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丹参由于发芽率低,出土也是个问题,农户详细解释了她们家里在种丹参时候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此次调研使实践团对于新泰中草药的行情更加了解,规模化种植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小药材”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草业学子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发展草业科学,担当时代大任,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借所学作贡献,以实践长才干,充分挖掘草在饲用、食用、生态环境、医药保健等方面的功能,为发展多功能草产业和提升草产业附加值做贡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5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