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缕皆入画,一针一线绣千秋。为深入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当地的村民致富。2023年7月2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发展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罗霞带领下,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开展“刺绣跨千年,绣出乡村振兴新图景”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队伍围绕乡村振兴的主题,通过当地专业人士的指导开展刺绣活动,并且对当地特色的刺绣文化作一定的了解,通过独特的刺绣文化对当地进行积极的宣传,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了解当地刺绣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队员们开始在茶山村寻找会刺绣的专业人士,方便进行学习刺绣的后续工作。在与当地的村干部进行交谈过后,队员们寻找到了当地有名的刺绣专业人士。在与专业人士交谈的过程中,队员们也了解到了对于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如果接下来以这样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当地的刺绣文化可能会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图为专业人员给队员讲解刺绣相关的知识的活动现场图,通讯员鲁子菽供图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队员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当地特色刺绣的相关文化知识并且学习了刺绣的其中一种绣法。不承想,第一步就进展不顺,难在了穿针身上。那小小的绣花针好似跟队员们有仇一样,好几次都未能穿进,专业人员见状,耐心的指导队员们要如何做才能快速且简单的将线穿入针孔中。针穿好以后就是在绢布上实操,这可比穿针难太多了。好不容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绣出了轮廓,但是由于力度把握不适当,线直接断了,绢布上绣出的轮廓也直接万象倶毁。这时专业人员告诉我们对于刚开始学习刺绣把握不好力度是非常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考验大家的耐心了,并且力度是需要长期练习的,然后在长期的联系中寻找感觉。
图为队员刺绣的活动现场图,通讯员熊秋艳供图
图为队员刺绣的活动现场图,通讯员柴凤供图
听罢,成员们思绪良久,互相打气又重新拿起针和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刺绣。这次,他们比之前都要小心翼翼。一丝一线,丝毫不敢怠慢;一色一彩,并无分寸差池。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知过了多久,绣花针如同一只闪着银光的小精灵,身披七彩的线在绢布上缓慢地跳跃穿梭,终于呈现出队员们脑海中的景象。
图为队员们刺绣成果展示图,通讯员向平供图
这时,队员们都欢呼雀跃着,专业人员也瞧过来说:“绣的很好,你们都很有天赋,刺绣的未来将有你们来传承,可不能让这里的非遗文化失传啊!”队员们看着那位专业的绣娘说到:“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当地的刺绣失传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将这里的刺绣带回自己的家乡,让当地的刺绣不在是本地的刺绣,我们要将它发扬到更宽阔的天地。”看着专业人员脸上欣慰的笑容,想着这位绣娘凭借着一股热爱坚持当地特色刺绣几十年,我感觉队员的心里沉甸甸的。刺绣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但是那份热爱和责任感可抵岁月漫长。此刻,我想我们读懂了责任。
也许茶山村的刺绣文化没有京绣、景绣那么的出名,但是它也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就有义务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了让当地的刺绣出圈,我们应该掌握刺绣技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手工刺绣成为信阳的特色产业,更加应该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当地非遗传承人的技能,让当地的特色产业去满足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新的需求,让刺绣成为当地人们的一种业余方式,让非遗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利用非遗促进当地的乡村振兴。
编辑:熊秋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