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观水电文化,赞先驱精神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作者:安奕

为深入了解中国水电文化,传承先辈红色精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研行长寿·探寻乡影”社会实践团于7月19日前往重庆市长寿湖镇狮子滩大坝,参观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批水电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狮子滩水电站。

天赐悬河,筑成电站

长寿湖建坝所截的河流为龙溪河,全长140公里,流域面积3280平方公里。长寿湖形成之前,这段水域险滩瀑布较多,瀑流声急如狮子吼,故名狮子滩。

狮子滩水电站兴建于1954年,建成于1957年,是龙溪河水力开发的第一个梯级,是龙溪河全流域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在中国水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水库大坝,是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长寿区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第一座自行勘测、设计、施工修建的“钢筋泥凝土防渗漏斜墙堆石坝”,大陆仅此一座。2020年12月17日,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3年1月,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

实践团队员沿路参观学习坝上的狮子滩水电文化长廊,其展板以图文方式展示了我国水电开发历程暨狮子滩水电工程历史风貌。

图为实践团队员们在狮子滩大坝门口的合影。通讯员 杨程枨 摄

水电文化,专家摇篮

“星汉灿烂龙溪河,群英荟萃狮子滩”,狮子滩之所以被誉为新中国水电专家的摇篮,是因为中国水电史上许多元老级人物黄育贤、张昌龄、覃修典、张光斗、李鹗鼎、吴震寰等都是狮电的主要奠基者。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几乎从零开始,带领长寿人民拦河筑堤、截流发电,先后建成桃花溪水电站和龙溪河下清渊硐水电站,为抗战大后方生产提供了当时中国最廉价的电力,为梯级电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桃花溪水电站的一号发电机,更是辗转曲折,由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张光斗设计,著名水电专家、中国水力发电事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黄育贤亲赴香港订货,最终由水电专家、革命家、共产党员吴震寰同志于战乱中亲赴越南海防将其运回,成为中国内地由政府投资打造的第一台水轮发电机。

图为桃花溪水电站的一号发电机。通讯员 杨程枨 摄

红色基因水电精神

翻开狮电的建设史不难发现,红色基因之于狮电,还有新的内涵与诠释,那就是:产业报国使命担当。

重庆解放前夕,下清渊硐和桃花溪水电站被溃逃前的国民党军队相继炸毁。面对废墟,长寿水电人没有选择退缩,在重建复产中,工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长寿县水力发电厂建党的经过》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使先进的和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接收入党来,使之在党的培养下,面向生产,更好的团结群众,发挥其积极作用。故党的开始建设的时候,即是面向生产。党员的教育培养,建筑在车间及生产中的积极分子身上。”

“为综合利用四川水力资源树立榜样,为全面发展四川经济开辟道路。”、《狮子滩电站》:龙溪河上狮子滩,四级阶梯一水源。利用层层修电站,功成怡是耀进年。这分别是是周恩来与朱德先后视察狮子滩挥毫写下的题词。为纪念周总理等人视察狮子滩、长寿湖并题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特别修建了总理纪念亭——六角亭。亭阁正中,立有一大理石碑,石碑四方,分别刻有《狮子滩水电站纪念碑文》内容和题词。实践团队员近距离参观题词碑文,并在六角亭旁的入党誓词展示牌处与带队老师徐艺丹学习入党誓词,传承党的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员们正在阅览六角亭的碑文。通讯员 肖畅 摄

勇毅前行,传承延续

狮子滩水电文化联线承载和弘扬狮子滩水电文化,以追忆、感恩、体验为核心,集爱国主义教育、文旅、科普、生产等功能手一身的综合体,由周恩来题词碑亭、龙溪河梯级电站烈士纪念碑、狮子滩水库大坝、狮子滩梯级电站、狮子滩水电文化展厅、觉史教育基地等6个主要场景组成、其极具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普价值,2021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全面展现了众多的水电元老为狮子滩电站开发辛勤工作的身影。

通过走进狮子滩大坝,实践团队员们深入解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水电站的建设与发展,看到了到一代又一代水电先驱们奋斗的汗水,清楚感知到“狮电人”爱国的热忱,他们带来了党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洗灌出“新中国水电事业第一朵鲜花”,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大家感受颇多,纷纷表示定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先辈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通讯员 安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0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陪伴残障儿童,度过快乐暑假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8日电(通讯员胡颖)为了让残障儿童也可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残障儿童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三下乡实践活动“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成员积极联系十堰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并开展了一系列的…
乡村振兴看菰城
顶着炎炎夏日,我们的实践小组前往美丽而充满故事的菰城村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实地调研。对我们而言,这次的经历不仅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理念的实践和感悟。团队首先参观了菰城村的文创…
旧址怀故人,武汉革命博物馆忆星火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5日电(通讯员万洢含)武汉革命博物馆是一本后人为历史写的书,让我们知来处,传承山河历史,明去处,启迪家国未来。人们读了许多年书,上过许多节历史课,听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讲述国家…
重外学子三下乡:聚焦农业发展,实干助推振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推动乡村产业做优做强正当其时,意义重…
武汉学子三下乡:守护童心,支教振兴
为了让乡村留守儿童能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陈场镇第二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课程,今日课程包括八一建军知识课堂、九色鹿简笔画课堂以及树叶书签课堂。课…
探索非遗之美——浙江省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精美艺术展览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参观者们在博物馆中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尽情沉浸于博物馆所展示的精湛工艺与独特艺术品之中。展览中,各类精美艺术品犹…
湖北学子三下乡:结业仪式
7月28日,杨集镇中心小学希望家园暑期班举办了结业仪式,结业仪式是本次暑期班的最后一个重要活动,也是对孩子们努力学习和成长的肯定和表彰。在仪式中,我与其他支教志愿者们一起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的节目…
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公益
7月6日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开展以“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公益”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非遗文化魅力,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用脚步探寻非遗文化,用眼…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开展黏土…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环境安全,学会垃圾分类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环境安全,学会垃圾分类。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9日电(通讯员印文俊王奕阳)7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七彩假期”实践队前往佳山社区,开展了暑期小课堂——“学会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