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品鼓书余韵,赏非遗文化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余玉银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内有一个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琥珀村,在那里打鼓书作为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这种传统艺术通过敲击乐器和表演唱词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成为岳西地区人们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安庆市琥珀村“彩虹e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庆市岳西县琥珀村,追寻“非遗”打鼓书的印记,与打鼓书省级非遗传承人刘纯松对话。“一去二十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在琥珀村村委员胡锋的带领下,团队走进非遗传承人刘纯松的家中,此刻他正手拿鼓槌敲击鼓面,节奏紧凑活跃、曲调宛转悠扬。

图为打鼓书非遗传承人刘纯松正在演唱他改编的剧目。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唱词合辙押韵,文辞通俗易懂

据了解,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

图为刘纯松在表演时所需的工具。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鼓书剧目主要以长、中、短篇传记和坊间唱本为主,兼及现实生活题材创作。“那时候大家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种地干活,到了晚上才有放松的时间,而我们那个时候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娱乐方式很少,打鼓书逐渐兴起。那个年代,大家办喜事或是家中有什么重要活动,都会邀请我去打鼓书。晚上,乡亲们空闲的时候就喜欢来听打鼓书,打鼓书节奏感强,韵味十足,说唱带有地方方言味,表现力、画面感强。因其在表演中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刘纯松向团队成员谈起打鼓书的起源。

图为刘纯松向团队成员谈起打鼓书形成的原因。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记者通过对刘纯松的采访,了解到,他今年已经70周岁了,是打鼓书的第五代传人,他从16岁开始跟随村里的打鼓书的老手艺人学习打鼓书。他认为,“韵味十足、文辞通俗易通”为打鼓书的两个重要特点,唱词合辙押韵,并通过说唱结合的方式使表演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文辞通俗易懂也是为了面向广大的基层群众。随后他提到原先的打鼓书的内容是更偏向于传统,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强调“百花齐放”,为了更加迎合现代人的口味,鼓书表演在传承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也不断加入现代元素和创新表演手法。这样的融合使得鼓书表演更富有时代感,并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体验。打鼓书也渐渐得以传承下来。

因爱鼓书之韵,坚守传承之心

“当时学习打鼓书无而非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热爱,觉得打鼓书十分有趣,喜欢它那韵味十足,以及打鼓书因其内容积极向上,在表演过程中能传递正能量;二是因为学习打鼓书可以赚一点钱,维持我的生活。”在谈到学习打鼓戏的原因,刘纯松眼神中满含喜悦之情。

当他被问到为何能一直坚持学习打鼓戏并且坚持了四十年之久,他十分坚定的告诉记者仅仅是因为热爱,他因爱鼓书之韵,四十年来一直坚持着做一件事—传承鼓书之韵。刘纯松表示,这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打鼓书这种娱乐方式渐渐不那么受欢迎。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不能像年轻时去每家每户表演打鼓书,而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打鼓书,他专门去网上学习如何做直播并购买了直播所需的道具,利用空余时间,他借助抖音平台直播表演打鼓书。但在直播的过程中,因演唱时的口音带有地方特色,一些网友听不懂。对此刘纯松认为不能用普通话来去演唱,因为这样会丧失掉打鼓书原有的韵味,这是他所不希望的。

图为刘纯松在向团队成员讲述直播中所遇到的困难。安徽师范大学 张安俊 摄

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演,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打鼓书,去学习、传承这项非遗文化,他不愿意看到他所喜爱的打鼓书消失。

聆听传承之道,延续鼓书之声

据悉,这几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非遗文化进一步得到保护和传承,一个耗时长、范围广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正在祖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据刘纯松介绍,每年政府都会给传承人一定的传承经费,以及文化非遗中心会为非遗传承人搭建表演平台,给非遗传承人提供在景点表演的机会,让来这游玩的游客能对非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除此之外,在冶溪辅导小学,还开设了一个非遗传承班。每周,刘纯松都会去小学教授孩子们学习打鼓书,为非遗文化打鼓书培养下一代的传承人。“当真正亲身站在刘纯松爷爷的身边,听着爷爷的演唱,我更加能体会到打鼓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打鼓书,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非遗文化,但现在确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在今后的日子,我将带领团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团队队长查彦舟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磨砺与成长的旅程

《社会实践:磨砺与成长的旅程》在生活的广袤舞台上,社会实践犹如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奇妙冒险,引领我们走出舒适区,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今年夏天,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环保公益活动。当…… 徐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查看全文 >>

点亮青春,温暖社会

《社会实践:点亮青春,温暖社会》在青春的画卷上,社会实践如同一抹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无尽的光彩。这个暑假,我参与了一项乡村支教活动。当我踏上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徐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交通安全法》案例鉴析 ——山东大学法学院启明社区服务团队第二次宣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通勤需求,在开车、坐车时,难免遇到小摩擦,出现小意外。交通安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

农村的法律保障宣讲会 ——山东大学法学院启明社区服务团队第一次宣讲

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我们的关注,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鼓励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民法典》也对农业相关的问题进行…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师本2301班筹备学院中秋节庆祝活动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内洋溢着一股浓厚的节日氛围。为了确保学院即将在紫薇园举行的中秋节迎新活动顺利进行…

信控学院学子探访副食行业智能化变革之旅

信控学院学子探访副食行业智能化变革之旅在这个智能时代,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暑期,以三下乡为契机,我…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举行“中秋法韵情,月满法微明”文艺晚会

本网讯(记者张吴凤仪曾瑾晗/文)9月16日,为共度中秋佳节,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于五环体育场举行…

最新发布

保留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27日通讯员魏旭为了激发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学子7月28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馆内…
聚焦乡村振兴发展,共建新时代美丽中国
2023年7月17日,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暑期实践团的一行大学生踏入了五台街道各个乡村的田野,投身到了社会实践的洪流之中。这次的社会实践主题是“扎根乡村沃野,擎画振兴蓝图”,旨在通过调研走访各个街道…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红色遗址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红色遗址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8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志愿服务队前往南化塘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在支教之余决定于本周六,开展一次红色调研,据志愿者们了…
踏足左庄社区,助力文化发展
【踏足左庄社区,助力文化发展】2023年7月初,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同时结合当地文化发展进行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在党…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助理乡村体育发展
本网讯7月23日电(通讯员韩毅)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鼓励学生贴近自然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3日去往栗林嘴村为当…
星星火光,点点萤火
大学生网报7月28日电(通讯员徐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生们在今年暑假开展了“萤火之行”志愿公益支教活动,在活动召集了全校想要为小朋友们献出爱心、付出耐心的志愿者老师们,他们将在今年暑假奔走在…
“星火燎援”为孩子们邀请国家一级心理讲师展开心理讲座,关爱成长之路
(通讯员 李肃阳)在这个炎炎夏日,“星火燎援”暑期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在南化塘镇小学支教期间,于7月8日邀请了国家一级心理讲师,时芸导师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心理讲座。为孩子们…
武昌理工学院恩施行者志愿服务队开展指南针特色课程
7月28日(通讯员叶妍刘宇思陈忠昇)为响应圆梦工程号召,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为每个青年人播种梦想,点燃青春力量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武昌理工学院恩施行者志愿服务队开展探…
普通话,话中华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筑梦远航”实践团队小组成员在郑州市开展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活动第一站来到了郑州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提高团队成员的爱…
兰理学子三下乡 缅怀先烈 激发爱国情感主题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韩克超)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星火筑梦”实践团队于7月25日前往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进行实践和学习,在参观寻访红色遗址的过程中,实践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