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黄河故道文化,探寻黄河文旅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海洋大学追风前行实践服务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故道腹地——商丘。7月14日-7月16日,实践团在商丘睢阳区和梁园区开展多方研学,对商丘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期望为挖掘商丘独具一格的黄河文旅特色,促进商丘文旅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年力量。
商丘古城在隋唐时期背称为宋州,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商丘古城作为自南宋黄河决口改道后黄泛区的重要历史遗迹,充分吸收了黄河文化特色,为如今研究河、人、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历史悠悠,古城特色促商丘文旅发展
7月14日上午,实践团在古城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商丘古城,对古城内的重点历史文化景点进行深入调研。
实践团在火神台前合影
火神台
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实践团自正门进入,经过富商大道、万商广场,在王亥像前驻足。商高祖王亥是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和中华文明的商业始祖。每年商丘国际华商节在万商广场举行,礼拜华商始祖,传承商业文明。
自富商大道拾阶而上到达火神台。火神台是帝喾之子阏伯所建造的观星台,是全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遗址。火神台作为商丘“火文化”的重要符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已成为游客前往商丘的必游之地,当地更有“来商丘不登火神台,就好像没有来过商丘。”的说法。
八关斋
八关斋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立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实践团在八关斋景区内参观,仔细观摩颜真卿的真迹,倾听解说员讲述唐朝大臣颜真卿为纪念爱国名将田神功撰写《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历史故事,体悟自强不息、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伟大黄河精神。
实践团成员拍摄八关斋影像
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实践团跟随解说员了解范仲淹生平、了解书院背后的历史,感悟书院所寄存今古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体会黄河沿岸仁人志士立德、立功、励志实现报国利民追求的高尚精神,感受历史文化建筑背后蕴含的丰富的黄河故事。
实践团在应天书院前合影
张巡祠
实践团前往爱国将领张巡的祠堂进行参观研学。张巡祠在商丘古城南。安史之乱中,反将带兵攻打睢阳城,张巡率军与许远合兵御敌,坚守睢阳城十月,最终壮烈殉国。睢阳之战保护了东南半壁河山,为唐王朝重整旗鼓,平定“安史之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代宗立张巡祠供后人祭拜。实践团倾听讲解员讲述张巡领导的“睢阳保卫战”的故事,感受其间蕴含勇敢向前、不畏艰难的开拓进取的黄河精神。
实践团在张巡祠前合影
商丘博物馆
7月15日上午,实践服务团前往商丘博物馆。商丘博物馆又称“中国商文化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示商文化历史文明的博物馆,其馆藏文物约两万件,馆内空间可分为基本陈列馆和临时陈列馆。基本陈列馆分为《商丘古代文明展》和《商业文明展》两部分。商丘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序列是对商丘归德古城为代表的黄泛古城池典型形制和特征的呼应和再现,博物馆犹如一座微缩的古城。上下叠层的建筑主体喻示“城压城”的古城考古埋层结构,也体现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陈列布局。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后代的一手史料。实践团成员认真参观了展厅内的文物,对商丘的黄河文化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在商丘博物馆门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商丘博物馆
对话非遗,千年工艺再焕新生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在商丘市博物馆非遗展厅对话商丘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文,了解非遗历史,体会面塑魅力。李文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了面塑的传承历史、制作工艺,教授实践团成员捏制面塑老虎。实践团在采访与体验过程中沉浸式地感受黄河故道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李文作品
图为李文老师现场展示面塑制作技艺
实践团成员向李文老师学习体验面塑制作技艺
百里梁园,传统建筑展古香古色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前往商丘市梁园区清凉寺进行参观研学。清凉寺历史悠久,作为梁园盛景,是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诗人李白从长安来到梁园,留下“一朝去京都,十载客梁园”的千古名句,李白还与杜甫、高适等著名诗人在商丘清凉台开怀畅饮,斗酒留诗“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7月16日下午,前往商丘市梁园谢集镇民国学堂,探寻民国建筑及民国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谢集镇民国学堂
图为实践团成员游览清凉寺
商丘古城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践服务团赴商丘文化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体会当地文旅特色,感受千年古都的历史韵味,进一步推广促进商丘地区黄河文旅事业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4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