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蓝印花布染春秋 非遗文化共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尹宇航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21日电(通讯员尹宇航)为进一步了解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形势,深入探索非遗产业与新媒体结合发展的具体措施,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齐梅吹雪”工作室,深入学习与体验了扎染和蓝印花布技艺,探究新媒体时代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七成,网速不断提高,新媒体也不断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新媒体作为一种催动力,成本低、传播快,传播广,传播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优势,促使非遗传统手工艺本身的建构和演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通过新媒体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实践前期,实践队员通过抖音平台与“90后”非遗传承人刘峥老师取得联系,在确认好天气状况与时间后,实践队员来到刘峥老师的工作室,开始今日的体验活动。

邂逅蓝印花布技艺 靛蓝人间青花世界

走进刘老师蓝印花布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和刘老师亲手创作的琳琅满目的蓝印花布艺术品,实践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穿越千年的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青年非遗传承人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每一件艺术品的灵感来源与制作工艺,使实践队员们对扎染和蓝印花布这项技艺有了初步的了解。

图为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崔贵珍供图

随后,刘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体验扎染工艺,在经过刘老师的讲解后,实践队员们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队员们使用方形的脱脂棉布,由棉布一角向内卷直至棉布卷成长条后用长绳扎紧,接着浸入染缸,浸染后晾干,如此反复成品将出现鱼鳞状纹路。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扎棉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花开花白皆为天趣 布印成靛出自于蓝

染缸中的染液也是由非遗传承人刘老师亲手制作,据刘老师介绍说,染液是由然植物板蓝根、寥蓝等制作出靛泥,加入高度白酒、草木灰或工业碱、清水、冰糖等,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最终发酵而成。随着染液的使用,染液的活性会不断降低,所以需要加入特制的活性粉增加染液活性。

实践队员们将扎好的棉布浸入染缸,经过一次次浸染,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扎紧的部分因为颜色浸染不到,巧妙形成了各种各精美的花纹图案。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在染缸中浸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供图

了解非遗传承困境 创新非遗传承方式

经过此次体验,实践队员们对扎染和蓝印花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践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们对非遗传承人刘老师进行了采访,刘老师表示,通过新媒体媒介进行传播将是大势所趋,运用好新媒体力量为扎染和蓝印花布开展宣传、推广、营销是传统产业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传统的手工艺传播和推广渠道较为单一,很多文化兴趣爱好者想学习了扎染和蓝印花布的的相关工艺,欣赏更多的作品,或是想倾听作品中传达的民俗故事,只能亲自去一趟当地,才能深入了解。刘老师2021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平台,希望凭借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增强人民大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让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和传承非遗,使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从而使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扎染和蓝印花布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在当前背景之下,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新媒体平台,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扎染和蓝印花布技艺传承的现状。利用新媒体拓宽推广渠道,培养更多的扎染和蓝印花布人才,实现传统手工艺从保护走向传承,从开发走向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图为实践队员与刘老师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明阳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4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子赴河北利华药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年轻人要学会“自讨苦吃”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学子赴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年轻人要学会“自讨苦吃”(通讯员:蔡谨如)7月23日,8名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子赴河北利华药业开展暑期社会…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古窑浦篇章
01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古窑浦篇章“八八战略”实施20年之际,为进一步响应党的“八八战略”的号召,引领吾辈青年人领略其真理光芒、实践伟力和时代价值。2023年7月10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共富共美…
河南工大学子南昌之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精神,汲取青春奋进力量。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出彩新时代。7月20日至23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闪耀…
艺术的烙印:黄氏烙画的绚丽之美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5日电(通讯员姜新)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门独特而神奇的艺术,它以烙铁为笔,以画板为纸,将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交织,烙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这门艺术被称为黄氏烙画,它如同一…
探寻双湖足迹,绿水青山为歌 ——赴慈溪会计学院“共富共美新慈溪”实践团
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余年来,浙江群众干部深入贯彻这一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双湖村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双湖村以绿水青山带动金山银山,实现乡村共美共富。7月8日…
深入生产第一线 让学习和实践相融合
7月9日上午,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专业实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常州市新北区玉龙中路66号的江苏华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来进行参观和了解相关技术知识。活动开始前,李正阳积极联系有关公…
人科学子三下乡-筑梦成长,青年先行之社会实践
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南雅村进行社会实践。(图为实践团与当地村委会开展座谈会实践团成员高菽敏供图)7月17日上午,实践团以…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走进三孔,保驾护航
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全面促进曲阜市三孔景区留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时代新风,彰显社会高度,应对激增的游客,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夏志愿行,服务献温情”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5日开始统筹组织青…
探寻共富路,白洋在路上 ——赴慈溪会计学院“共富共美新慈溪”实践团
“八八战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亲自擘画的总纲领,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然深入贯彻到浙江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探寻“八八战略”的实际成果,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共富共美新慈溪,后浪青年新献礼”实践团…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行动,文明旅游入三孔
为响应团中央对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同时为“三孔”景区的游客们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宣传“志愿服务让旅游更文明”的理念,2023年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夏志愿行,服务献温情”实践队15…